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关于高交换泛函激发态计算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vegetable    时间: 2015-7-14 11:27
标题: 关于高交换泛函激发态计算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vegetable 于 2015-7-14 11:36 编辑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在用M06-2x或者M06-HF计算强CT分子的激发态时有没有出现一些低能的激发态的情况,且该激发态描述的轨道跃迁不属于H-L附近的轨道。比如第二第三个激发态应该是我所想要的,因为是前线轨道(165-167左右)的跃迁,但第一个激发态的描述令我很困惑。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7)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2)
M06-2x激发态计算结果
对于M06-HF的计算结果就更加令人疑惑了,因为大的HF%交换泛函的比例应该会更加高估激发态,但是纯的HF%泛函的M06-HF方法计算出来的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低至2.39eV,比M062x能量还低,甚至比42% HF%的BMK方法计算出来的第一激发态能量还低,见下图: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0)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8)
BMK激发态计算结果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8)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5)
M06-HF激发态计算结果
我以前做过一些强CT分子的激发态计算,前线轨道几乎都是H-L或者前线几个轨道的贡献(因为有对称分子,H或者L会有几个可能的基团),但这次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是很理解,对于数据的选取也有一定疑惑,是这个分子体系的问题还是?我检查过基态分子结构的优化没有问题,同时频率计算也没有出现虚频。所以请教大家,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7-14 17:02
建议尝试这些方法看看结果:
CIS
wB97XD
TDA近似下用M06-2X
作者
Author:
vegetable    时间: 2015-7-14 21:49
谢谢sob老师的答复,但是我这个体系的CT分子是分子内短程CT作用,所以wB97XD等描述长程电荷转移系列可能不合适。至于TDA近似下用M062x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7-14 23:54
wB97XD绝不是只能描述长程CT。非CT非里德堡激发此泛函也照样能用而且不错,适用范围和M06-2X是一致的。
TDA忽略了TDDFT求解时的B矩阵,激发能计算精度不比TDDFT差,从统计上来看还反倒有一丝提高,极个别时候TDDFT结果诡异而用TDA则很正常。
作者
Author:
vegetable    时间: 2015-7-15 10:49
恩,谢谢sob老师,我尝试一下这一系列,然后不得不说,虽说只是简单激发态计算,意外还真多。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