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重复计算一直出现类似的结果,大神看看原因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1:23
标题: 重复计算一直出现类似的结果,大神看看原因是什么
重复计算了多次,一直出现图片上的结果,但是分明出错了 ,看不懂什么原因,我该怎么改,才能优化出结果来?拜托各位大神们!!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13:40
养成好习惯,看提示,自行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

convergence faillure,但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残差减小比较慢还是索性就是震荡的,在gjf文件中加上#p,就可查看SCF过程的详细信息。

之后研究这篇帖子,http://sobereva.com/61,自行解决问题。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5:35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13:40
养成好习惯,看提示,自行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

convergence faillure,但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残差减小比 ...

gjf是我的输入文件啊我能说我根本不知道SCF什么意思吗我一直以为是我输入文件的问题,我看不懂输出文件里面那些,我又重新作图,又传上去计算了一次,还在等结果。。。。。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16:37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7-31 15:35
gjf是我的输入文件啊我能说我根本不知道SCF什么意思吗我一直以为是我输入文件的问题,我 ...

哈哈,应该参加一下这次科音暑期的量化培训

这种情况还真的挺棘手的,不行的话把gjf传来看看。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7:15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16:37
哈哈,应该参加一下这次科音暑期的量化培训

这种情况还真的挺棘手的,不行的话把gjf传来看看。

我有打算去,可是我在广州,暑假只有一周,还要做开题报告,跟大老板请不到假啊
我把输入文件传上去了,你看看~~但是我同时计算了40多种化合物,输入文件都是一样的,只有4个化合物出现了这种情况你帮我看看吧~~谢谢!

作者
Author:
wxy    时间: 2015-7-31 17:58
有可能是内存不足。设%mem=16GB试试。另,不清楚你要算什么,一般构象优化用6-31G(d)基组就行了,没必要加弥散。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7-31 18:09
和内存没关系。

把弥散函数去掉,收敛会容易得多,在2L提到的文中已经明确说明了这点,而且去掉后计算也快得多。当前体系用弥散函数没意义。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18:21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7-31 17:15
我有打算去,可是我在广州,暑假只有一周,还要做开题报告,跟大老板请不到假啊
我把输入文件传 ...

gview建模的时候把clean点到结构不再变化为止,SCF就能够收敛了(已测试)。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8:44
sobereva 发表于 2015-7-31 18:09
和内存没关系。

把弥散函数去掉,收敛会容易得多,在2L提到的文中已经明确说明了这点,而且去掉后计算也 ...

因为我同时计算的40种物质  需要同样的计算方法,如果去掉的话,那我其他的都要重算,更重要的是我小老板让带上的,说计算更精确我原来用的B3LYP  6-31G   没加后面的那些   小老板说计算太粗略了后面就都加上了,不过这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不收敛的情况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8:46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18:21
gview建模的时候把clean点到结构不再变化为止,SCF就能够收敛了(已测试)。

我没懂你说的意思《clean点到结构不再变化》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19:10
gview里面有个clean的按键(形状是刷子),在菜单下的Edit中也能找到,多点几次这个键直到你的分子结构不再变化(每点一次都会做一些微调)。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7-31 19:18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19:10
gview里面有个clean的按键(形状是刷子),在菜单下的Edit中也能找到,多点几次这个键直到你的分子结构不再 ...

好的  我试试  三克油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7-31 20:05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7-31 18:44
因为我同时计算的40种物质  需要同样的计算方法,如果去掉的话,那我其他的都要重算,更重要的是我小老板 ...


弥散对这种体系根本没什么意义,虽然加了能有极微小的改进,但完全划不来,还使得收敛变得困难。
你要想改进结果就用6-311G**,即升到3-zeta,而绝对不是加弥散。这样比起你用6-31+G**不仅省时,对结果改进还远远远远远远远远远远远远强于加弥散函数。

很多人总是乱用弥散函数。不需要、不该加的时候乱加弥散。

记住,加弥散函数只有这些场合有意义:弱相互作用、算偶极矩/多极矩、(超)极化率、里德堡激发态、阴离子体系、势垒计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7-31 20:07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7-31 19:18
好的  我试试  三克油


clean那种做法只是十分粗糙的分子力场优化,我并不怎么建议用,有的时候你会发现clean之后结果反倒很不合理,不同基团间H-H距离过近。

虽然几何结构会影响收敛难易,但当前情况不是因为几何结构造成的不收敛,而8成是毫无意义的弥散函数捣的鬼。

如果目的只是初步快速优化一下,建议用PM6半经验方法,或者Chem3D里的MMFF94力场。
作者
Author:
helpme    时间: 2015-7-31 20:21
也可以试试输入里面加 iop(5/13=1)。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21:18
sobereva 发表于 2015-7-31 20:07
clean那种做法只是十分粗糙的分子力场优化,我并不怎么建议用,有的时候你会发现clean之后结果反倒很不 ...

实际上只是看到LZ的结构建立的就不合理,无论是clean还是稍高级的forcefield或是半经验方法其实都行,原则上建议半经验的方法,clean之后的结果没准还得优化大半天。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5-7-31 21:49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19:10
gview里面有个clean的按键(形状是刷子),在菜单下的Edit中也能找到,多点几次这个键直到你的分子结构不再 ...

GaussView的Clean很蠢的,有的时候clean一下两个氢都给重合起来了。还不如用Chem3D的MM2 minimize,也是几秒到几十秒的事,效果好得多。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7-31 22:29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7-31 21:49
GaussView的Clean很蠢的,有的时候clean一下两个氢都给重合起来了。还不如用Chem3D的MM2 minimize,也是 ...

建模用GView并不算是好的选择,个人觉得MS要好得多(似乎暴露我是个懒人)。

结构本身很容易产生位阻的情况clean完全没用,需要些结构化学的知识预判并且做微调来手工产生初始结构,MS手工移动各个基团容易得多。
作者
Author:
smutao    时间: 2015-8-1 05:02
加弥散函数只有这些场合有意义:弱相互作用、算偶极矩/多极矩、(超)极化率、里德堡激发态、阴离子体系、势垒计算。
Mark一下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5-8-1 05:21
sobereva 发表于 2015-7-31 20:05
弥散对这种体系根本没什么意义,虽然加了能有极微小的改进,但完全划不来,还使得收敛变得困难。
你要 ...

好像有好多文章里的有机反应的势垒计算(包括过渡金属催化的)都没有加弥散,大片的6-31G(d)。这样是不合适吗?

另外有人说带有大电负性基团的要加弥散,比如CF3,这个说法对吗?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5-8-1 05:21
本帖最后由 liyuanhe211 于 2015-8-1 05:23 编辑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22:29
建模用GView并不算是好的选择,个人觉得MS要好得多(似乎暴露我是个懒人)。

结构本身很容易产生位阻 ...

呃~~MS是MarvinSketch?Search Results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0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7-31 20:05
弥散对这种体系根本没什么意义,虽然加了能有极微小的改进,但完全划不来,还使得收敛变得困难。
你要 ...

谢谢sob老师~~受益匪浅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08
sobereva 发表于 2015-7-31 20:07
clean那种做法只是十分粗糙的分子力场优化,我并不怎么建议用,有的时候你会发现clean之后结果反倒很不 ...

半经验方法是选择计算的方法的时候选择这个对不对?后面的内存和路径的设置用不用相应的改变还是跟DFT方法的设置一样就好?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13
helpme 发表于 2015-7-31 20:21
也可以试试输入里面加 iop(5/13=1)。

是指在输入的gjf文件中加吗? iop(5/13=1) 加到哪里希望这个问题没让你抓狂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14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21:18
实际上只是看到LZ的结构建立的就不合理,无论是clean还是稍高级的forcefield或是半经验方法其实都行,原 ...

我已经把clean后的传上去了还在计算,等结果中。。。。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15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7-31 21:49
GaussView的Clean很蠢的,有的时候clean一下两个氢都给重合起来了。还不如用Chem3D的MM2 minimize,也是 ...

受教了!谢谢~~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17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7-31 22:29
建模用GView并不算是好的选择,个人觉得MS要好得多(似乎暴露我是个懒人)。

结构本身很容易产生位阻 ...

MS又是什么东东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8-1 11:30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1 11:17
MS又是什么东东

Materials Studio,如果你要建立很复杂的体系是个好的选择,小分子Gview画画就行。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8-1 11:31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8-1 05:21
呃~~MS是MarvinSketch?Search Results

Materials Studio,个人感觉建模比Gview方便得多。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11:43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8-1 11:31
Materials Studio,个人感觉建模比Gview方便得多。

也是一个作图软件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1 12:27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8-1 05:21
好像有好多文章里的有机反应的势垒计算(包括过渡金属催化的)都没有加弥散,大片的6-31G(d)。这样是不合 ...

弥散函数对势垒计算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问题比如算偶极矩,不加弥散则绝对不行),但加了弥散会令结果改进不少,所以是划算的。之前给你提到过一篇truhlar的JCTC横测势垒的文章就体现了这一点,只要加上最低程度的弥散(重原子的s,p弥散),误差就下来不少。

局部带很负电荷的地方局部应该加弥散。但是CF3这还不算,用3-zeta就够了,因为3-zeta最外层基函数已经体现出半弥散特征了,对于CF3足够描述了。但如果是比如Na2SO4这样,SO4明显带两个负电荷,那还是要加弥散。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1 12:30
关于建模,涉及到周期性的建模无疑MS是最好的,但是小分子的建模,gview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gview建模非常强大好用,一些特征好多人没深入挖掘,比如点群的利用不是一般的方便。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1 12:32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1 11:08
半经验方法是选择计算的方法的时候选择这个对不对?后面的内存和路径的设置用不用相应的改变还是跟DFT方 ...

对。
其它地方不用改。
作者
Author:
helpme    时间: 2015-8-1 16:23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1 11:13
是指在输入的gjf文件中加吗? iop(5/13=1) 加到哪里希望这个问题没让你抓狂

就是在命令行加。
用gview的话我不确定是在哪里加入。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20:48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1 12:30
关于建模,涉及到周期性的建模无疑MS是最好的,但是小分子的建模,gview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gview建模 ...

300-500分子量属于小分子吧,Gview可以建立模型?我只是在上面作图用其他的软件建模的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20:50
helpme 发表于 2015-8-1 16:23
就是在命令行加。
用gview的话我不确定是在哪里加入。

命令行,是指传上去的时候吗?完全跟不上你们的维度原谅我只是个计算界的渣渣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8-1 20:54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1 20:48
300-500分子量属于小分子吧,Gview可以建立模型?我只是在上面作图用其他的软件建模的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啥程序方便就用哪个,只是技巧问题,核心还是那些理论和概念,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计算的细节当然更好。iop加在gjf文件中包含的#行。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1 21:03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8-1 20:54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啥程序方便就用哪个,只是技巧问题,核心还是那些理论和概念,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计算的 ...

# opt b3lyp/6-31+g(d,p) geom=connectivity   加在它的后面吗?其他的参数还要改吗?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5-8-1 21:09
#p opt b3lyp/6-31+g(d,p) geom=connectivity iop
前面加个p这样能够详细显示SCF过程的信息。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2 01:23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1 20:48
300-500分子量属于小分子吧,Gview可以建立模型?我只是在上面作图用其他的软件建模的

gview可以建
只不过这对于量化来说已经算较大体系了,建模需要些经验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2 01:24
先别搞那IOp
先把弥散函数去掉进行尝试
如果能收敛,最好所有体系都改用6-311G**而绝对不是6-31+G**!加弥散对计算此体系无益!

另外,什么做法能解决SCF不收敛在这里已经讨论得很详细了
解决SCF不收敛问题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61

IOp(5/13=1)属于掩耳盗铃的关键词。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5-8-2 18:35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1 12:27
弥散函数对势垒计算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问题比如算偶极矩,不加弥散则绝对不行),但加了弥散会令结果 ...

做过渡态的结构优化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加上弥散?
看到一个说法是,仅对于结构优化来说,B3LYP/6-31+G(d)可以适用于包括过渡态在内的大部分计算需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2 22:56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8-2 18:35
做过渡态的结构优化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加上弥散?
看到一个说法是,仅对于结构优化来说,B3LYP/6-31+G(d) ...

可加可不加
弥散函数对势垒的影响远比对优化的结构的影响大得多得多,算不动就别加。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3 08:12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5-8-1 21:09
#p opt b3lyp/6-31+g(d,p) geom=connectivity iop
前面加个p这样能够详细显示SCF过程的信息。

谢了~~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3 08:1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2 01:23
gview可以建
只不过这对于量化来说已经算较大体系了,建模需要些经验

我严重缺乏经验严重!!!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3 08:21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2 01:24
先别搞那IOp
先把弥散函数去掉进行尝试
如果能收敛,最好所有体系都改用6-311G**而绝对不是6-31+G**!加 ...

弥散函数是指b3lyp/6-31+g(d,p) 后面括号所有的还是只指那个p,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把括号中的都去掉,换成b3lyp/6-31g,后来见他们说b3lyp/6-31+g(d),我是把算法换成后面的还是前面的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8-3 11:57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3 08:21
弥散函数是指b3lyp/6-31+g(d,p) 后面括号所有的还是只指那个p,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把括号中的都去掉,换成b ...

显然是6-31G(d,p)

若去掉(d,p)则此基组精度糟得都根本没法用了。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3 14:3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8-3 11:57
显然是6-31G(d,p)

若去掉(d,p)则此基组精度糟得都根本没法用了。

就是把我原来的b3lyp/6-31+g(d,p) 换成b3lyp/6-31g(d,p)   对不对?只去掉那个加号?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5-8-3 22:05
本帖最后由 liyuanhe211 于 2015-8-4 19:52 编辑
暖玉生烟 发表于 2015-8-3 14:32
就是把我原来的b3lyp/6-31+g(d,p) 换成b3lyp/6-31g(d,p)   对不对?只去掉那个加号?

你说“弥散函数是指b3lyp/6-31+g(d,p)后面括号所有的还是只指那个p"这么最最最基础、明显是概念性的东西,能否先查一下再问?先不说任何一本书上都有,不管你是谷歌还是维基一下就能查到的东西;谷歌敲进去弥散函数的英文"Diffuse Function",第一个出来的就是维基的词条“Basis set”,里面给你加粗显示着什么是弥散函数: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4)

还告诉你“denoted in Pople-type sets by a plus sign, +,
再下面还有例子: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5)

查一下很难吗?


作者
Author:
暖玉生烟    时间: 2015-8-4 08:56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8-3 22:05
你说“弥散函数是指b3lyp/6-31+g(d,p)后面括号所有的还是只指那个p"这么最最最基础、明显是概念性的东西 ...

在你说之前确实觉得蛮难的
作者
Author:
978142355    时间: 2015-8-26 11:48
helpme 发表于 2015-7-31 20:21
也可以试试输入里面加 iop(5/13=1)。

我记得sob老师多次强调不要用iop(5/13=1)。。。。。。。。。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