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求助改性碳材料表面气体小分子分解过程的自旋多重度设置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wrtgcn    时间: 2019-11-23 01:25
标题: 求助改性碳材料表面气体小分子分解过程的自旋多重度设置
最近想用Gaussian做改性碳材料表面,气体小分子的吸附以及分解过程的研究。因为其中有几种改性后的碳材料,基态就是单重态,而气体分子也是单重态,所以相当于整个吸附过程都是闭壳计算。这些计算完成的速度也显著快于其他开壳层体系。现在的问题是,后续反应会涉及气体分子的断键过程,继续用闭壳计算进行感觉上不是很妥当。想请问大家:
1. 这种情况是否有必要把体系的自旋多重度设置为1和3,分别优化计算反应过程中的各个结构?
2. 吸附的过程不涉及断键,直接在闭壳下计算是否合理?
3. 先在闭壳条件下计算整个反应过程,然后将已有的结构的自旋多重度设为3再重新优化,这样的思路是否合理?

谢谢大家!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9-11-23 06:33
断键并不意味着就会变成三重态。更何况如果中途成为双自由基情况,本来也不能当成三重态来算
如果你怀疑有的结构用闭壳层单重态计算可能不是真实的基态电子态,可以用stable关键词做波函数稳定性测试

作者
Author:
wrtgcn    时间: 2019-11-23 09:39
sobereva 发表于 2019-11-23 06:33
断键并不意味着就会变成三重态。更何况如果中途成为双自由基情况,本来也不能当成三重态来算
如果你怀疑有 ...

谢谢社长。那保险起见,我直接采用ub3lyp等非限制性方法计算单重态反应过程,再对个别结构进行stable或三重态计算,您看这样的思路合理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9-11-23 18:19
wrtgcn 发表于 2019-11-23 09:39
谢谢社长。那保险起见,我直接采用ub3lyp等非限制性方法计算单重态反应过程,再对个别结构进行stable或三 ...

没必要这样
本身闭壳层状态的结构用U还白浪费很多时间
而且计算过程也不会发生单重态->三重态那样的变化,也就是含过渡金属的情况才有可能反应路径中途存在自旋翻转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