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二面角扭转能扫描基组的选择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fzmn    时间: 2015-9-15 22:19
标题: 二面角扭转能扫描基组的选择问题?
大家好,请问一下二面角扭转能的扫描选择MP2/6-311+(d,p)和MP2/6-311(d,p)哪个更合理?区别大吗?谢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16 00:40
二面角扭转势能对于弥散函数很不敏感,加弥散函数没什么意义。
后HF方法需要较多极化函数方能充分表现电子相关使得结果较好,6-311G**这种层次的基组极化函数不够充分,适合DFT而不适合后HF计算。改用def2-TZVP或cc-pVTZ会使结果有改善,加弥散是白搭。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10:37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16 00:40
二面角扭转势能对于弥散函数很不敏感,加弥散函数没什么意义。
后HF方法需要较多极化函数方能充分表现电子 ...

请问一下,加入我使用ORCA,MP2/cc-pvtz进行键长键角二面角扫描的话,怎样写关键词才能加速计算呢?之前尝试一下都提示错误的。就是利用RI加速。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22 17:19
方法就写RI-MP2就行
但是不建议用cc-pVTZ,因为ORCA里对密度拟合基组支持的最好的是def2系列
建议这么写RI-MP2 RIJK def2-TZVPP def2-TZVPP/JK def2-TZVPP/C tightSCF
更好的做法是用双杂化,
RI-PWPB95 RIJK def2-TZVPP def2-TZVPP/JK def2-TZVPP/C grid4 tightSCF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19:19
本帖最后由 tjuchan 于 2015-9-22 19:20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17:19
方法就写RI-MP2就行
但是不建议用cc-pVTZ,因为ORCA里对密度拟合基组支持的最好的是def2系列
建议这么写R ...

老师您建议的是很高的精度了吧。今天看文献说采用B3LYP和MP2扫描得到的结果差不多,所以尝试了一下,但是曲线感觉不怎么对呢?请老师帮忙看一下,我在试试采用你建议的方法再次扫描一次。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22 19:31
tjuchan 发表于 2015-9-22 19:19
老师您建议的是很高的精度了吧。今天看文献说采用B3LYP和MP2扫描得到的结果差不多,所以尝试了一下,但是 ...


PWPB95和MP2计算量基本一样,前者精度更高。

你的情况,看上去势能面不连续,估计并没有使得每个点都收敛到了真正基态波函数,即存在波函数不稳定性。你可以对突变的区域里面取几个点用stable关键词检验下稳定性,若有不稳定,是因为pi键在旋转过程中途中被破坏导致的,形成类似双自由基的情况。

你也可以这么写关键词来扫描:UB3LYP/6-31G** guess(mix,always) opt=modredundant,这样有较大几率扫描过程始终都能得到稳定的波函数。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19:34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19:31
PWPB95和MP2计算量基本一样,前者精度更高。

你的情况,看上去势能面不连续,估计并没有使得每个点 ...

马上尝试,谢谢老师!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20:1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19:31
PWPB95和MP2计算量基本一样,前者精度更高。

你的情况,看上去势能面不连续,估计并没有使得每个点 ...

我将scan的结果放到gv中看,保存突变区域中的几个点采用关键词
stable b3lyp/6-31+g(d,p) geom=(modredundant,connectivity)
但是这几个点的运算结果都是稳定的!
The wavefunction is stable under the perturbations considered.
想问一下这个原因会是什么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22 20:44
tjuchan 发表于 2015-9-22 20:13
我将scan的结果放到gv中看,保存突变区域中的几个点采用关键词
stable b3lyp/6-31+g(d,p) geom=(modredu ...

你还是按我写的用UB3LYP先试试吧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21:32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20:44
你还是按我写的用UB3LYP先试试吧

试完了,还是一样!可能这个曲线就是这样的吧。但是我给出来别人肯定不认可吧。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22 21:49
tjuchan 发表于 2015-9-22 21:32
试完了,还是一样!可能这个曲线就是这样的吧。但是我给出来别人肯定不认可吧。

把对应图中第12、13帧的结构提取出来给我
如果结构变化不太大,都收敛到基态波函数的话,能量不会差这么大。
作者
Author:
tjuchan    时间: 2015-9-22 22:17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21:49
把对应图中第12、13帧的结构提取出来给我
如果结构变化不太大,都收敛到基态波函数的话,能量不会差这么 ...

麻烦了。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9-22 23:14
从12和13帧的结构上看,结构相差还是很大的。确实也没有波函数不稳定性问题。
如果观看整个柔性扫描轨迹,能明显看到就是在那个不连续的区域周围结构变化较大,倒也正常。这有一定巧合因素,比如正好转到某个角度,就能让周围的基团优化到另一个势阱去,这会造成能量突变。
你也可以试试把乙基换成甲基或者氢然后扫扫,就能知道是旋转过程计算问题,还是确实就是周围基团导致的突变。
作者
Author:
RickyE    时间: 2016-2-17 07:20
楼主您好,我在扫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请问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作者
Author:
RickyE    时间: 2016-2-17 07:27
sobereva 发表于 2015-9-22 23:14
从12和13帧的结构上看,结构相差还是很大的。确实也没有波函数不稳定性问题。
如果观看整个柔性扫描轨迹, ...

sob老师,我在柔性扫描二面角的过程中遇到了和楼主一样的问题,在某个角度结构和能量均出现了跳变,请问这样的结果是可信的吗,如果不可信需要怎样进一步改进呢?另外,如果采用手动改变分子中相应的二面角,再进行若干个固定二面角的优化,这样得到的结构和能量倒是没有跳变,请问这种方法可取吗?谢谢您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2-17 14:07
RickyE 发表于 2016-2-17 07:27
sob老师,我在柔性扫描二面角的过程中遇到了和楼主一样的问题,在某个角度结构和能量均出现了跳变,请问 ...

能量连续的前提是几何结构连续,如果柔性扫描过程中在某个点附近结构都出现了很大变化,能量自然也会跳变。这就是柔性扫描的实际情况,过了这个坎会倾向于优化到偏向右侧结构,过这个坎之前会倾向于优化到偏向左侧结构。你的做法算是半刚性扫描,只要处理得当也有意义,视具体情况而定。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