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表面模型的若干疑惑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wernea    时间: 2015-11-9 10:12
标题: 表面模型的若干疑惑
我看的几篇研究表面结构的文章,建的表面slab模型都是固定中间几层原子模拟体相,然后弛豫上下表面的原子,而一般做吸附的都是固定下面的所有原子然后只弛豫上表面的,对此我有几点疑惑:
①固定中间弛豫两边的这种模型需不需要上下表面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对称的,(文献这点讲的不是很清楚)?
因为如果不一样的话,对于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考虑终端原子的,那这个表面终端怎么算,是用上表面的还是下表面的,我感觉这个很矛盾,除非上下表面结构一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②固定下面的几层而弛豫上面的这种模型也是可以模拟真实表面的话,那为什么还要费劲固定中间弛豫两边呢?,是否这种模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之前有看到说需要用氢键饱和最下端的原子,这点不太清楚,请求解答?
③这两种建模方式都各自有什么优势或特点么?


作者
Author:
jiewei    时间: 2015-12-1 13:34
固定中间弛豫两边的这种模型需不需要上下表面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对称的
否 ,不一定需要

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考虑终端原子的,那这个表面终端怎么算,是用上表面的还是下表面的我感觉这个很矛盾,除非上下表面结构一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之前有看到说需要用氢键饱和最下端的原子,这点不太清楚,请求解答?

这就是为什么切面的时候要考虑切稳定的面。 因为切面的时候表面原子的化学键是未饱和的,存在电子的离域、自由基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不稳定的,例如最稳定的金属Au 其表面原子也会有表面外富电子,表面内缺电子情况,也就是说会有表面偶极的产生。 这还是金属, 如果是氧化物表面呢? O有时候只有一个键,多余的那个键呢? 怎么办? 所以,为了使表面惰性增加,就可以在末端加氢。

两种方式不是各有什么优缺点,而是研究不同的问题时的优化方式。

作者
Author:
wernea    时间: 2015-12-1 18:43
jiewei 发表于 2015-12-1 13:34
固定中间弛豫两边的这种模型需不需要上下表面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对称的
否 ,不一定需要

那我建的是固定中间弛豫两端的slab,主要是想算表面能,这种需要考虑用氢键饱和吗
作者
Author:
jiewei    时间: 2015-12-2 09:25
wernea 发表于 2015-12-1 18:43
那我建的是固定中间弛豫两端的slab,主要是想算表面能,这种需要考虑用氢键饱和吗

如果你这个表面相对是稳定的,比如TiO2的某些面, 可以不用考虑加氢。如果不知道这个表面稳定与否,确实需要进行表面能的计算。
作者
Author:
一条君    时间: 2021-12-29 11:41
jiewei 发表于 2015-12-1 13:34
固定中间弛豫两边的这种模型需不需要上下表面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对称的
否 ,不一定需要

请问是这么理解吗
1-原子晶体(没有化学键)的考虑表面偶极;化合物的考虑末端是否加氢,就不需要考虑偶极了吗
2-为什么会表面外富电子,表面内缺电子呢(电子存在于四周,所以外富电子,那内缺电子就不懂了)
谢谢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