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尝试使用热力学组合方法计算氯气中同位素分布情况
[打印本页]
作者Author:
ldatea
时间:
2021-1-21 20:26
标题:
尝试使用热力学组合方法计算氯气中同位素分布情况
本帖最后由 ldatea 于 2021-1-22 23:40 编辑
一开始以为直接丢给高斯就完事了,结果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算Cl35-Cl37分子的时候,高斯仍然判断其为D∞h点群,然后给出对称数为2,这在算电子波函数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算热力学量涉及原子核的运动,这就不行了。正确的点群是C∞v,对称数为1
顺便试了一下shermo 2.0.5,同样被判断为D∞h点群。看来只能自己算了,算了一下发现其实也没相差多少,只是转动熵还要加上Rln2
翻了一下书,发现核自旋不为0的同核双原子分子还有正分子和仲分子,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导致转动只有J=奇数或者J=偶数的状态是允许存在的。至此,总算是大致搞懂了对称数的来源,之前一直搞不懂为啥刚性转子的薛定谔方程没法导出对称数。其他的对称数我猜也是这么来的,也会有正仲分子这种情况。
正分子和仲分子在低温下的平衡常数明显的偏离统计权重,好在室温下大部分分子的正仲平衡已经极为接近统计权重,两种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之比近似为1,这种情况下转动配分函数使用对称数是成立的,计算时不需要区分正仲分子。
还发现GaussianC.01一个ReadIso不够严格之处(之前以为是bug)。
1.先用普通G4不加任何关键词,再G4(restart,ReadIso)读取同位素,得到的结果
2.直接G4(ReadIso),得到的结果
1和2的ZPE不一样。用shermo 2.0.5做了测试,shermo的手册提到,在.ini文件中直接修改原子质量,平动和转动的贡献是正确的,但是振动频率不会修改(应该是由于振动的复杂性,虽然修改同位素不会改变力常数矩阵,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没啥问题,但是对于多原子分子,最后得到频率的过程非常复杂,一般程序提供的输出文件不足以得到最终结果)。真正严格的做法是用量化程序重新算一遍。
测试的结果是,shermo 2.0.5的结果(使用1的输出文件)和1是一样的。
所以,1和2不一样的原因是ReadIso使用的振动基态频率仍然是原始的振动频率。
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不使用ReadIso选项,不输入频率校正因子,高斯会自动使用频率校正因子为0.9854
2.单纯用ReadIso选项,不输入频率校正因子,频率校正因子默认为1.0(并非B3LYP/6-31g(2df,p)使用的0.9854)
3.同时使用restart,ReadIso选项,不输入频率校正因子,会自动使用上一次使用的频率校正因子。
我一开始测试时用的是restart,ReadIso,误以为所有情况用G4都会默认用0.9854
结果Cl35-Cl37的ZPE比Cl35-Cl35还大,这时候就发现不对劲了,仔细检查才发现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小问题没想通,
正仲分子算不算全同粒子?这会影响非定位系统平动配分函数的计算,是要除以N!还是Na!Nb!。
书上计算同位素交换平衡常数的公式,是当成全同粒子来算的。
热力学组合方法其实算电子能量的部分都对结果没有影响,实际上只需要振动分析的数据就能得到结果。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7)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6)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7)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9)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