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求助激发态的能级图中的能级计算方法与SOC的计算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晓来雨过    时间: 2021-7-21 21:34
标题: 求助激发态的能级图中的能级计算方法与SOC的计算
各位老师好,想请问关于附图中的问题。
(1)图中S0→S1的数值一般指激发能还是荧光发射能呢?是按照方案一:“1 基态几何优化:# 泛函/基组 opt;2 取上一步优化得到的结构,#p 泛函/基组 TD”所得到的能量(垂直激发能),还是方案二:“1 基态几何优化:# 泛函/基组 opt;2 取上一步优化得到的结构,做S1态优化:# 泛函/基组 TD opt”所得到的能量(荧光发射能)呢?  我的观点是后者,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有的文章中又会给出S0→S1的振子强度,如果是荧光发射能的话,这个振子强度大小是为了说明发射的速率常数的关系吗?
  (2) 图中SOC的以前不少文章会采用Gaussian+PySOC或者Dalton,当然现在有很多用ORCA的,从社长的博文里,SOC的计算是和激发能的大小有关的。那么当采用Gaussian去获得能级图,而采用ORCA去计算SOC是否会因为两个软件里的激发能有区别而产生差异呢?能级图里的能级相对大小是否应该用ORCA计算的更合理呢?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2)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0)

作者
Author:
Novice    时间: 2021-7-21 22:31
本帖最后由 Novice 于 2021-7-21 22:32 编辑

(1) 具体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应该看文章描述或者支持信息,作者有可能会交代,只看图指认不出来。你自己可以分别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用哪个结果看你的想法。建议在文章中交代清楚。
(2)现在ORCA如此强大(尤其是orca5.0),如果只是算SOC的话,没必要用其他软件了。orca上手简单,社长相关博文,建议仔细品读。
至于你说的“Gaussian去获得能级图,而采用ORCA去计算SOC”,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对于气相的结果,orca和gaussian的td计算结果我对比过基本没有差距(反正你要使用orca算SOC,不妨自己对比一下)。

PS. 你这两个图来自两个不同文献吧?能否分享一下?
作者
Author:
晓来雨过    时间: 2021-7-21 22:43
Novice 发表于 2021-7-21 22:31
(1) 具体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应该看文章描述或者支持信息,作者有可能会交代,只看图指认不出来。你自己可以 ...

图一是Crystallization-induced dual emission from metal-and heavy atom-free aromatic acids and esters;图二是Regulation of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o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 Emission Channels by Controlling the Excited-States Dynamics via J- and H-Aggregation。
(1)这个我看了不少文献,您说的文章描述或者支持信息几乎没有涉及到。所以我想问来着,给作者发邮件,做实验的让问计算的,计算的老师只是回复看说明书的例子,就是很官方的那种~
(2)因为摆出来的示意图的能极差在10^-1这个量级,我有计算过能极差在10^-3量级上的,这个细微的差距影响会很大吗?我尝试过几个体系,发现PySOC的差到离谱
作者
Author:
indec    时间: 2021-7-21 23:11
晓来雨过 发表于 2021-7-21 22:43
图一是Crystallization-induced dual emission from metal-and heavy atom-free aromatic acids and este ...

(1) 我见到的是方案一居多;但你可以都算一下,看哪个更合适
(2) 完全可以 Gaussian 做结构优化, TD SOC 全用 ORCA 算,泛函基组一致的话,Gaussian 和 ORCA 做 TD 的结果几乎没有差别。反正你要算 SOC,全用 ORCA 算更方便。
作者
Author:
Novice    时间: 2021-7-21 23:18
本帖最后由 Novice 于 2021-7-21 23:29 编辑
晓来雨过 发表于 2021-7-21 22:43
图一是Crystallization-induced dual emission from metal-and heavy atom-free aromatic acids and este ...

(1) 的确有些人计算描述写的很随意,这个没办法。所以我建议你两个方法都计算,你想用哪个就用哪个结果。但是要做个负责人的人,把你用的是什么交代清楚。
(2)因为orca和gaussian在积分格点等方面不一样,结果有一点点差别很正常。但是不同能级间做差的话因该结果更相近我觉得。所以你比较能级和SOC都用orca结果就行了。
作者
Author:
Novice    时间: 2021-7-21 23:24
indec 发表于 2021-7-21 23:11
(1) 我见到的是方案一居多;但你可以都算一下,看哪个更合适
(2) 完全可以 Gaussian 做结构优化, TD SO ...

其实我觉得基态直接用orca5优化也挺香(最近我用wB97X-D3,对结果更放心一些,在gaus中只能用wb97xd了。),但是激发态优化的话还是得gaussian,毕竟支持td的解析频率。。。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1-7-22 01:59
TDDFT激发能和计算SOC应当用相同程序,虽然不是必须相同,但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更何况ORCA比Gaussian做TDDFT快得多

如置顶的新社员必读贴、论坛首页的公告栏、版头的红色大字非常明确所示,求助帖必须在帖子标题明确体现出此帖内容是求助或提问,避免有任何歧义,仔细看http://bbs.keinsci.com/thread-9348-1-1.html。我已把你的不恰当标题“激发态的能级图中的能级计算方法与SOC的计算”改了,以后务必注意

作者
Author:
小范范1989    时间: 2021-7-22 09:06
一看这个图,就感觉应该是RTP或者是TADF的。
针对问题:
1. 我觉得这些激发态应该是优化的,至少我们组做的都是对激发态优化。也就是你说的方案2
2. 计算SOC有很多程序,sob老师也写了很多帖子。各种组合方式都有。看你们组能实现哪个,
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
作者
Author:
yygong    时间: 2021-7-22 10:07
本帖最后由 yygong 于 2021-7-22 10:09 编辑
晓来雨过 发表于 2021-7-21 22:43
图一是Crystallization-induced dual emission from metal-and heavy atom-free aromatic acids and este ...

我是黑色背景图论文的作者,表示没有收到你的邮件,
(1)那时候我们真不懂计算, 此文的计算是boss请Qian Peng老师帮忙算的。
(2) 如果我现在来做,我会选择你说的方案一,对于晶体会选择背景电荷来计算而不是ONIOM方法,我无法理解优化S1做SOC的结果,如S2-T3的SOC数值4.6 cm^-1,啥意思?
(3)对于到底用Gaussian还是ORCA算激发能,社长说了不是必须相同,但也没啥理由不同,你在实验计算细节部分写清楚即可。
作者
Author:
晓来雨过    时间: 2021-7-22 12:45
yygong 发表于 2021-7-22 10:07
我是黑色背景图论文的作者,表示没有收到你的邮件,
(1)那时候我们真不懂计算, 此文的计算是boss请Qian ...

我老板和袁老师是朋友,袁老师让我直接问彭老师的
作者
Author:
yygong    时间: 2021-7-22 16:15
晓来雨过 发表于 2021-7-22 12:45
我老板和袁老师是朋友,袁老师让我直接问彭老师的


作者
Author:
liushu    时间: 2022-9-19 11:23
yygong 发表于 2021-7-22 10:07
我是黑色背景图论文的作者,表示没有收到你的邮件,
(1)那时候我们真不懂计算, 此文的计算是boss请Qian ...
对于晶体会选择背景电荷来计算而不是ONIOM方法,

请教老师,选择背景电荷而非oniom的原因是什么呢,背景电荷具体是指什么呢?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