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受体蛋白与多小分子配体非特异性结合问题咨询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chuxuezhe    时间: 2021-11-9 17:38
标题: 受体蛋白与多小分子配体非特异性结合问题咨询
本帖最后由 chuxuezhe 于 2021-11-9 17:38 编辑

各位老师好:
使用分子对接研究蛋白受体与小分子结合时,发现小分子并不能集中结合在蛋白质特定位置,而是会散布在蛋白质表面,对接能量/得分相差很小(荧光猝灭等实验结果也表明非特异性结合)。针对上面的现象,有几点想法和疑问,麻烦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如果比较小分子与蛋白质不同结合位置的结合能力,可否对接后加一段动力学,用mmpbsa方法,计算下结合能;或者是直接伞状采样等增强采样方法算自由能;或者是MM/QM计算结合区自由能。是不是计算自由能是最标准最严格的做法?
2.可否通过上述的结合自由能,采用玻尔兹曼分布,近似计算小分子配体与蛋白质不同区域结合的概率?
3.如果2不行,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评价小分子与蛋白质不同结合位点的结合概率?

谢谢各位老师!!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1-11-10 02:26
跑跑分子动力学看看什么情况,如果小分子在蛋白表面很多地方都频繁出现,位置经常变动,可以把轨迹跑得很长,根据各个区域出现的相对概率就可以折算成相对自由能

若以不同初始条件(位置或初速度)跑MD,如果发现小分子只容易陷在特定几个位置,而且每次陷进去都有一定稳定性很不容易出来,可以把那几个当做可能的结合位点,分别用诸如MMPBSA等方法算结合自由能。
作者
Author:
chuxuezhe    时间: 2021-11-10 11:54
明白了,谢谢Sob老师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