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吸附能可能低至-48eV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0:54
标题: 吸附能可能低至-48eV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各位老师好我又来求助了,本人在计算苯胺分子在钴金属表面的吸附能,计算选取slab模型为3层,真空层为20A,K点为2*2*1,优化前后的初末态结构都很合理,但是计算出的吸附能为-48.4185 eV,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结果?附件是我的INCAR和结构文件,还请各位老师帮忙指点一二!
INCAR参数: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3)
优化前的结构: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2)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0)


优化后的结构(变化很小,和文献报道的苯胺在铜表面的吸附结构很一致):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5)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9)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1:01
忘了补充了,E(adsorption)=E(slab+mol)-E(slab)-E(mol)=-1235.4448--1098.8605--88.1658=-48.4185 eV,小分子的slab优化时取得ISMEAR=0,SIGMA=0.01,其余参数小分子和金属表面的结构优化和上述的参数完全一致。
作者
Author:
吴双    时间: 2022-1-10 11:02
算吸附能,你用的能量是哪个?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1:03
吴双 发表于 2022-1-10 11:02
算吸附能,你用的能量是哪个?

就是提取的OSZICAR中最后一步的E0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22-1-10 12:41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11:03
就是提取的OSZICAR中最后一步的E0

要不然OUTCAR都发来看看呢?
作者
Author:
壹零壹室掃地僧    时间: 2022-1-10 13:05
确定三个优化的INCAR参数是否都一致?最好仔细检查下,尤其看看ALGO取得一样不。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4:28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22-1-10 12:41
要不然OUTCAR都发来看看呢?

老师好,这三个OUTCAR分别是我的molecular slab和吸附模型的slab优化计算的结果,因为苯胺的数据还在重算所以给的是另一个小分子的数据。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9)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4:32
壹零壹室掃地僧 发表于 2022-1-10 13:05
确定三个优化的INCAR参数是否都一致?最好仔细检查下,尤其看看ALGO取得一样不。

ALGO取得不一样,算小分子和单表面的时候取得Fast,但是算吸附结构的时候因为速度太慢了取得VeryFast,其余参数都完全一致,但是我一直以为ALGO只会影响收敛的速度,不影响结果的可靠性,不知这点是不是我理解错误了。
另外,我思考之后觉得SIGMA的取值太大了,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可能导致差距这么大,因为做sigma-test的时候单个结构的能量差距并不大,1ev之内。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2-1-10 15:04
此帖四处违规

VASP是第一性原理程序,相关帖子不要发到量子化学板块,给你移动了,以后注意
以后发帖时不要写【求助】这种标签,这里明确说了http://bbs.keinsci.com/thread-9348-1-1.html,给你去了,以后注意
有别人回复之前若需要对帖子进行修改、补充,应直接编辑原帖,不要通过回帖进行补充,这点在置顶的新社员必读贴里明确说了。
OUTCAR这种文本型文件如果超过500KB必须压缩后再上传,论坛首页公告栏明确说了,以后注意

作者
Author:
壹零壹室掃地僧    时间: 2022-1-10 15:04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14:32
ALGO取得不一样,算小分子和单表面的时候取得Fast,但是算吸附结构的时候因为速度太慢了取得VeryFast,其 ...

同一个体系,算法不一样,得到的能量是不一样的。你把ALGO统一之后看看。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5:12
sobereva 发表于 2022-1-10 15:04
此帖四处违规:

VASP是第一性原理程序,相关帖子不要发到量子化学板块,给你移动了,以后注意

好的老师,非常不好意思!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22-1-10 15:43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15:12
好的老师,非常不好意思!

不是上面说的问题,三个OUTCAR里面给出的原子数(NIONS字段):
OUTCAR1:14
OUTCAR2:168
OUTCAR3:191
你可能需要仔细检查一下你的模型。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16:20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22-1-10 15:43
不是上面说的问题,三个OUTCAR里面给出的原子数(NIONS字段):
OUTCAR1:14
OUTCAR2:168

十分抱歉老师,经您提醒才发现OUTCAR-1文件放错了(之前的那个是苯胺的OUTCAR),现在这个是正确的NIONS=23。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E(adsorption)=E(slab+mol)-E(slab)-E(mol)=-1275.1269
-(-1098.8605)-(
-129.0427 )= -47.2237 eV。另外,老师您的意思是说不是上面的ALGO和sigma的设置问题,但是这么低的吸附能也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作者
Author:
jiangning198511    时间: 2022-1-10 16:53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16:20
十分抱歉老师,经您提醒才发现OUTCAR-1文件放错了(之前的那个是苯胺的OUTCAR),现在这个是正确的NIONS= ...

Co的POTCAR为啥不一致,POTCAR:    PAW_PBE Co 02Aug2007;POTCAR:   PAW_PBE Co 06Sep2000?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22-1-10 17:10
本帖最后由 卡开发发 于 2022-1-10 17:26 编辑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16:20
十分抱歉老师,经您提醒才发现OUTCAR-1文件放错了(之前的那个是苯胺的OUTCAR),现在这个是正确的NIONS= ...
应该是楼上说的赝势问题,其他影响应该是次要的。道理上说,ALGO一般而言影响很小,因为只是求解本征值的算法不一样,不应该有特别显著的差异。SIGMA的差异则可以通过SCF最后一步的“entropy T*S    EENTRO”这个字段来得到SIGMA的影响,看起来应该是可以忽略的。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22-1-10 17:21
本帖最后由 卡开发发 于 2022-1-10 17:30 编辑
jiangning198511 发表于 2022-1-10 16:53
Co的POTCAR为啥不一致,POTCAR:    PAW_PBE Co 02Aug2007;POTCAR:   PAW_PBE Co 06Sep2000?

应该就是这个问题,要不然三个体系的EATOM差距不会那么大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21:00
jiangning198511 发表于 2022-1-10 16:53
Co的POTCAR为啥不一致,POTCAR:    PAW_PBE Co 02Aug2007;POTCAR:   PAW_PBE Co 06Sep2000?

谢谢老师指出的问题,POTCAR的不一致应该是因为一个是我用Vaspkit特地生成的,一个是生成KPOINTS的时候产生的,计算的时候也没有检查两者的一致性(万分没想到)。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0 21:02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22-1-10 17:10
应该是楼上说的赝势问题,其他影响应该是次要的。道理上说,ALGO一般而言影响很小,因为只是求解本征值的算 ...

应该是的,我之后重算一遍,谢谢老师的指导和分享!
作者
Author:
jiangning198511    时间: 2022-1-11 08:57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0 21:00
谢谢老师指出的问题,POTCAR的不一致应该是因为一个是我用Vaspkit特地生成的,一个是生成KPOINTS ...

统一用VASPKIT生成 应该就一致了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1 17:20
jiangning198511 发表于 2022-1-11 08:57
统一用VASPKIT生成 应该就一致了

老师您好,不好意思再麻烦您一下,我昨晚统一赝势之后重新计算,现在吸附结构的计算还没完成但是几近收敛,发现虽然吸附能有所改善,但是数值还是在-34eV左右,附件里打包了我的吸附质(OUTCAR-1)、纯表面(OUTCAR-2)和吸附结构(OUTCAR-3)的结果以及吸附过程优化的参数文件。不知道老师能不能再帮我看一看,谢谢!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0)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22-1-12 09:04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1 17:20
老师您好,不好意思再麻烦您一下,我昨晚统一赝势之后重新计算,现在吸附结构的计算还没完成但是几近收敛 ...

这次的问题来源于只有OUTCAR-3的体系做了DFT-D3(zero)的修正(也就是IVDW=11),而其他的两个都没做,这部分的能量贡献为Edisp (eV)  -34.45662。

另一个问题是纯Co体系的ENAUG和其他两个不相同,可能是简单设置PREC导致的,不过这个不是导致你结果异常的最大因素。
作者
Author:
jiangning198511    时间: 2022-1-12 13:09
Daisy_zju 发表于 2022-1-11 17:20
老师您好,不好意思再麻烦您一下,我昨晚统一赝势之后重新计算,现在吸附结构的计算还没完成但是几近收敛 ...

你的问题是输入文件中关键参数要保持一致,最好保持一致(当然与系统相关的需要修改),另外 需要极度仔细的检查自己的输出文件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2 13:42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22-1-12 09:04
这次的问题来源于只有OUTCAR-3的体系做了DFT-D3(zero)的修正(也就是IVDW=11),而其他的两个都没做,这 ...

谢谢老师的指导,修改之后吸附能正常了,麻烦老师了!
作者
Author:
Daisy_zju    时间: 2022-1-12 13:43
jiangning198511 发表于 2022-1-12 13:09
你的问题是输入文件中关键参数要保持一致,最好保持一致(当然与系统相关的需要修改),另外 需要极度仔细 ...

是的,经卡开发发老师提醒后发现小分子计算的INCAR出了点问题,谢谢老师的指导!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