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关于sob老师‘使用Multiwfn结合VMD分析和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布’一文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RickyE    时间: 2016-3-8 06:43
标题: 关于sob老师‘使用Multiwfn结合VMD分析和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布’一文的问题
请问Sob老师,在题目中文章'6 其他1:分析范德华表面穿透程度‘ 一节中,两个水分子的范德华表面相互穿透的图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是两个水分子分别产生fch文件然后利用Multiwfn+vmd使之结合,还是通过对水分子二聚体的fch文件进行一系列操作计算得到的呢?’将得到的两套表面顶点都放到VMD里同时显示出来‘又是怎么实现的呢?多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3-8 09:42
就是先优化水分子二聚体,取两个水分子的坐标,各自计算一次单点得到fch或wfn文件(记得用nosymm关键词避免自动调整朝向)。然后按照此文对第一个水分子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图:
使用Multiwfn结合VMD分析和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布
http://sobereva.com/196
然后以相同步骤,计算并在VMD里绘制第二个分子。只要会绘制出第一个分子,再同时绘制另外一个分子自然而然就会了,VMD里可以同时显示无数个东西。
作者
Author:
RickyE    时间: 2016-3-8 17:14
sobereva 发表于 2016-3-8 09:42
就是先优化水分子二聚体,取两个水分子的坐标,各自计算一次单点得到fch或wfn文件(记得用nosymm关键词避免 ...

多谢Sob老师,我这就去试试!
作者
Author:
赵云跳槽    时间: 2018-5-21 15:57
同样问一个Sob老师博文196的问题
如果我想表现周围环境与中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定义了一个新的算符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72) (V表示表面静电势,+/-表示正ESP和负ESP,S表示表面积)

计算这个量,可以通过 " 9 Output surface area in specific value range of mapped function "功能
查看不同静电势区间内分子表面积,并将整个表面静电势范围划分为N个区间
这样只有静电势范围划分的足够细,越能得到比较精确的  新算符值。

现在有个疑问,有什么办法计算 surfptpos.txt上的这些表面点对应的分子表面积,这样就可以得到最精确的新算符值了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8-5-23 19:02
赵云跳槽 发表于 2018-5-21 15:57
同样问一个Sob老师博文196的问题
如果我想表现周围环境与中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定义了一个新的算符
...


表面顶点并没有对应的面积,表面三角才有。程序在做类似这种统计的时候,是先计算表面三角的顶点的数值,然后插值成为表面三角对应的函数值。

要输出这种信息,你得改源代码,surfana.f90文件里可以从这里入手
surfareapos=0D0
surfareaneg=0D0
do i=1,nsurtri
        if (elimtri(i)==1) cycle
        if (surtriang(i)%value>=0) then
                surfareapos=surfareapos+surtriang(i)%area
        else
                surfareaneg=surfareaneg+surtriang(i)%area
        end if
end do
write(*,"(' Overall surface area:      ',f12.5,' Bohr^2  (',f10.5,' Angstrom^2)')") surfareaall,surfareaall*b2a*b2a
write(*,"(' Positive surface area:     ',f12.5,' Bohr^2  (',f10.5,' Angstrom^2)')") surfareapos,surfareapos*b2a*b2a
write(*,"(' Negative surface area:     ',f12.5,' Bohr^2  (',f10.5,' Angstrom^2)')") surfareaneg,surfareaneg*b2a*b2a

其中surtriang(i)%area就是表面三角i的面积。

作者
Author:
赵云跳槽    时间: 2018-5-23 19:14
sobereva 发表于 2018-5-23 19:02
表面顶点并没有对应的面积,表面三角才有。程序在做类似这种统计的时候,是先计算表面三角的顶点的数值 ...

明白了,谢谢Sob老师的指点!
作者
Author:
wanlichuan    时间: 2019-8-14 21:15
本帖最后由 wanlichuan 于 2019-8-14 21:19 编辑

我也想问sob老师这篇博文中的一个问题:
       文中主要提到了三种计算穿透距离的方法,但都是针对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请问sob老师,如果是一个原子和一个平面(比如苯环、萘环这样的大平面结构)相互作用,如何计算二者的穿透距离呢?更进一步,如果计算两个平面之间的Π-Π作用,其穿透距离好不好计算呢?用博文中的三种方法都不好算。望不吝赐教。

       谢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9-8-15 08:29
wanlichuan 发表于 2019-8-14 21:15
我也想问sob老师这篇博文中的一个问题:
       文中主要提到了三种计算穿透距离的方法,但都是针对两个原 ...

对于两个平面的情况:
先计算两个平面的垂直距离,见
调节平面分子间距的方法
http://sobereva.com/178

然后通过Multiwfn+VMD,肉眼寻找平面上方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表面顶点,用这个点的坐标计算与平面的距离(通过上文中的protoplane程序)

之后通过求差即可得到穿透距离

作者
Author:
wanlichuan    时间: 2019-8-15 12:54
好的,我试试。谢谢sob老师。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