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吸收S0-S1的振子强度和发射S1-S0的振子强度的关系及对于PLQY的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Author:
yezhonghua
时间:
2016-4-14 20:51
标题:
吸收S0-S1的振子强度和发射S1-S0的振子强度的关系及对于PLQY的影响
guassian计算吸收,TD-DFT,得到了S0-S1的振子强度f1;然后激发态进行opt,得到S1-S0的振子强度f2。
目前不是很明白f1和f2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PLQY(荧光量子效率)的影响。
我计算了很多分子(TADF)发现如下的情况:
1、f2基本普遍要小于f1
2、f1=0时,f2基本上=0;f1=0.2时,f2有时候能够在0.1-0.2之间,但是有时候f2接近0。
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可否通过基态和激发态的homo/LUMO的重叠程度来定性的了解f1和f2的大小?
另外PLQY是否和激发态的振子强度f2有关,f2较大的话其PLQY理论上会较大;另外我也发现了对于那些计算结果f2=0的分子,实验上其PLQY并不小。
哪位老师能够指点一下!
谢谢!
作者Author:
liuxiaogang0206
时间:
2016-4-28 16:32
针对f1和f2的大小,HOMO-LUMO的重叠度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量子产率的大小,
TICT时 f=0, 但是很多TICT的荧光仍然很亮。其间震动带会贡献荧光发射。但很多计算都没有考虑这个效应。
还有些时候,例如荧光素中的meso-position的垂直取代基,不参与发光,但是会干扰计算。可以敲掉(用H代替)后再计算。
作者Author:
yezhonghua
时间:
2016-4-28 17:11
liuxiaogang0206 发表于 2016-4-28 16:32
针对f1和f2的大小,HOMO-LUMO的重叠度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量子产率的大小,
谢谢!
不太明白振动带贡献荧光发射。可否详细说一下,麻烦了。
如果f(S1-S0)=0的情况下,特别是ICT分子,其S1-S0是跃迁受阻的;也即是其发射荧光的能力比较弱。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