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我设想了一种新的大学学制,大家看觉得怎么样?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yjcmwgk    时间: 2016-5-15 08:45
标题: 我设想了一种新的大学学制,大家看觉得怎么样?
上课的时候,出勤率不高,很多人说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我突发奇想,设想了一种新的大学学制,大家看觉得怎么样?
进入大学。大学不分专业。每人拿到一本厚书,就是本校各个专业的介绍,和各专业的毕业要求。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吧,里面列出70门课程,在大学期间选了这70门课,并且通过考核,就能得到软件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
许多专业课程有先修课程,比如,不读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就不可能去学习结构化学。这样一来,各个学院给出课程培养计划的时候,就直接列出各个课程的前后相继关系就行了。
课程可以替代。比如应用化学专业要求较高,需要微积分B级,市场营销专业要求较低,只需要微积分C级,那么,如果你修习了微积分B级,可以不再修习微积分C级而直接被市场营销专业承认。但是,如果你修习了微积分C级,虽然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承认,却不能被应用化学专业承认。
弹性学制,短不设限,长则6年。6年还没拿到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位,肄业吧。
问题1:每年,某些专业会非常热,授予非常多的人数;某些专业会非常冷,每年没几个毕业生。有问题吗?我觉得没问题。过几年,某些专业缺人,供不应求使得它收入上涨;某些专业过热,供大于求使得它收入下降。就让市场去调节吧。当然,政府也要适时发布准确的就业状况(这事儿不能糊弄了)。
问题2:每个大学都有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这样一来,优势学科会得到大量学生的青睐,弱势学科就惨了。我觉得没问题。可以把弱势学科的学院改成研究院,甚至就让它自然消亡吧。这也是个优胜劣汰。
问题3:有些人压根什么都不想学。6年只修习并通过了20门课程,完全不能获得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位。那就让他肄业吧。这也是个优胜劣汰。
问题4:假如,你特别强大,在大学期间修习了160门课程,且符合三个专业的学位授予要求,那么毕业的时候直接获得三个学位就行了。假如,有人虽然修习并通过了100门课程,但是不符合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位授予要求,那么他就没学位了。这说明这人没有计划性,没有学位是活该。这也是个优胜劣汰。
问题5:我一直在提学位的事儿。其实我想的是淡化学位。上大学,不再是以获得某个学位为目的,而是以获得哪些知识为目的。对于像海淀区这种高校云集的地方来说,还可以鼓励串校听课,尤其是学院路这块儿,号称八大院校呢,什么专业找不到哇!
问题6:学生怎么治理?我觉得大学一直有个不好的倾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我觉得应该无为而治。只要不犯法,爱干啥干啥。愿意吸收科学知识的学生,给他足够多的学习锻炼机会。而另一个极端,除了玩游戏没有任何其他兴趣的人呢,由他去,社会大学会教育他的。如果将来游戏玩儿的特别棒,参加国际大赛拿奖呢,我觉得他也是杰出校友。如果他碰了壁,幡然悔悟,也欢迎他回到大学重新读书



作者
Author:
scf    时间: 2016-5-15 09:39
本帖最后由 scf 于 2016-5-15 09:41 编辑

我觉得很多理论课程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取代,像coursera那样在线学然后领个证书就可以了
作者
Author:
yjcmwgk    时间: 2016-5-15 11:02
scf 发表于 2016-5-15 09:39
我觉得很多理论课程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取代,像coursera那样在线学然后领个证书就可以了

实验课咋整啊
作者
Author:
我本是个娃娃    时间: 2016-5-15 11:07
感觉可以概括为一种闯关游戏,类似现在的无聊真人秀一样,初始条件就那么几个,但是路越走越宽,越走选择越多。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学不好,挂科,都是自找的了
作者
Author:
北纬18°    时间: 2016-5-15 11:44
等你当上了教育部领导再想这事儿吧
作者
Author:
mol    时间: 2016-5-15 12:59
好,就这么定了,明年开始实施
作者
Author:
guoyu    时间: 2016-5-15 14:07
同一个学校可以一部分人尝试,看看效果再决定
作者
Author:
yjcmwgk    时间: 2016-5-15 14:27
北纬18° 发表于 2016-5-15 11:44
等你当上了教育部领导再想这事儿吧

北纬。。。。。。有点幽默感吧
作者
Author:
wei    时间: 2016-5-15 16:33
我觉得,1)大一大二是通识教育,数学,英语,计算机,各种文史哲,法律、财经、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生物、大学语文之类的课;这样高中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心智成熟了,再选专业,成绩好可以优先选专业。好专业可以适量扩招。2)弹性学制,可以在1)基础上攻读多个学位;3)取消体育课,改为各种运动俱乐部,学生自愿参加,同时提供更多免费的体育场馆;取消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课(当然估计很长时间不可能)
作者
Author:
archer    时间: 2016-5-15 17:02
问题2:每个大学都有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这样一来,优势学科会得到大量学生的青睐,弱势学科就惨了。我觉得没问题。可以把弱势学科的学院改成研究院,甚至就让它自然消亡吧。这也是个优胜劣汰。
没人学化学了,都学计算机金融。大家都挤在所谓的优势学科,哪有这么多老师上课,教学质量怎么保证?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6-5-16 08:32
除目前稍有的程序障碍,实际上北大本科有很多专业已经很接近你说的制度了,只要想实现、个人愿意去办,可以足够接近。
作者
Author:
yjcmwgk    时间: 2016-5-16 11:04
archer 发表于 2016-5-15 17:02
问题2:每个大学都有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这样一来,优势学科会得到大量学生的青睐,弱势学科就惨了。我觉 ...

哪有这么多老师上课,教学质量怎么保证?
教学质量的下降,会造成学生的流失。市场调节去吧
作者
Author:
kevin    时间: 2016-5-16 16:32
貌似高考志愿填报要改革了,按专业录取,调剂学校
作者
Author:
hgp2006    时间: 2016-5-17 11:19

作者
Author:
画叉的IE    时间: 2016-5-19 17:39
所以最终的资源配置还是要靠毕业后的收入来决定。。。。
作者
Author:
Mulliken    时间: 2016-5-19 22:26
研究市场化???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有些东西无趣且不赚钱但需要有人去研究。
作者
Author:
ttony    时间: 2016-5-20 16:42
这不现实。。。。。
作者
Author:
zidu113    时间: 2016-5-26 13:01
一进大学就让学生接触一些最前沿的东西,愿意搞科研的学生可以不用考试,自己根据需要安排想学的课程和进度。不想搞科研的需要考试,不然拿不到学位。
作者
Author:
20042004    时间: 2016-6-2 07:53
想这么多,不是一节课想的完的
作者
Author:
Jasminer    时间: 2016-6-9 13:19
排课基本上难以实现,较现实的改造:要么将自由范围缩小,其实就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基地班、大专业、学院消融学部化等;要么加大自学、网课认可度,淡化出勤、课堂之类的,但对于实验课程无法实现。
作者
Author:
Jasminer    时间: 2016-6-9 13:24
关键是在现行体制下,这一改造的完整版涉及到的招生、专业设置、学科评价、绩效考核、机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别说学校,哪个部门敢说自己能推进?
作者
Author:
qwoop    时间: 2016-6-13 11:21
学校的资源可能不够,如果一大堆人选热门专业的话。。。。对于资源充分的学校,这个主意挺好
作者
Author:
遗忘爱神    时间: 2016-8-20 14:38
没有这么多老师啊,热门课程就只能靠抽签或者抢了。。。
作者
Author:
球谐函数    时间: 2016-8-24 17:46
我觉得应该取消一些很智障的必修课

比如体育课,军事理论什么的

至于马哲毛概,在天朝,大家伙都懂,没办法的事就不谈了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