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 老师,有个问题请教。[图片]最近有篇文章,审稿人要求用大基组进行TD-DFT计算。我试了aug-cc-pvdz,但耗时过长。有没有介于这个和6-311+G**之间的,并且有弥散的基组呢?turbomole的def2系列基组耗时如何? 我们组并不是做计算的,所以资源有限,我目前用的是美国的SDSC超算中心的gordon cluster, 虽然是免费的,但对计算时间有要求。
举例而言,想看 PDF 文档,只有点击 PDF 阅读器APP,直接在阅读器里就列出所有的文档,而不是先在硬盘里找到那个 PDF 文件。如果不记得那个文件放在什么地方了,还有在电脑里搜一圈才能找到。对应 Pad 用户而言,这是不方便的,因为打字搜索这些操作在 Pad 上永远不会比在键盘上操作顺手; 而点击某一个 APP 却是很自然的。
至于必须连接 iTuen 这个设计,当然是商业考虑,苹果想用 iTune上的自愿赚钱。 但是也不一定非要连接啊,完全可以通过邮箱的附件来下载已有的文件。没有 USB 借口的设计也是为了无线连接。蓝牙耳机现在也比较普遍了,有线耳机那根线的长度也是有限的,比如我想一边做饭一边听音乐,但是又不想打扰到合租的室友,用蓝牙耳机是个很好的选择。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是习惯,还有用户需求的问题。就像用惯了 Linux 系统,用 Windows 的时候会很别扭;反之亦然。其实没有孰优孰劣之说,只是面向的用户需求不同。 Linux 下 rm 删除的文件无法找回,我想 Sob 老师也会对这个问题很无奈吧,Windows 还有个回收站呢……
有某些地方打错字了……
第三段,“还要”在电脑里搜一圈
第四段,用 iTune 上的“资源”赚钱
第四段,USB“接口”
第四段耳机部分和之前连接不通顺……
苹果并不是没有 USB 接口,而是因为希望把产品做得轻薄,而不得不抛弃传统的 USB 接口,自行设计更小更扁平的 USB 接口
另外,老师还有个问题,SMD是基于6-31G*基组参数化的,但是如果优化过渡态,这个基组有点小,如果改用其它基组是否有问题呢?我注意到Gaussian Help中说 SMD是Do an IEFPCM calculation with radii and non-electrostatic terms for Truhlar and coworkers’ SMD ,是否意味着极性部分其实和IEFPCM是一样的,只是非极性进行了修正?另外,IEFPCM是Gaussian的默认模型,SMD是推荐计算溶剂化的模型,如果优化采用一个大基组结合IEFPCM,计算单点能用6-31G*结合SMD,总觉得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