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关于用CP2K计算带电slab表面吸附能的溶剂模型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Author:
DesignChemistry
时间:
2023-11-26 22:37
标题:
关于用CP2K计算带电slab表面吸附能的溶剂模型选择
本帖最后由 DesignChemistry 于 2023-11-26 22:37 编辑
各位老师好。学生想计算氧化电势下带正电的Cu(111) slab 对HCHO(甲醛)和CH3CHO(乙醛)的吸附能。计划用CP2K自身支持的SCCS溶剂模型+2层显式H2O分子来模拟电极表面的溶液环境。
但有一篇benchmark (J. Chem. Phys. , 2017, 146, 084111,如下图) 发现SCCS对加电势条件下的表面电荷的计算不准确,请问老师们是否有这方面经验;或是我取CP2K优化后的结构,在JDFTx中用CANDLE模型计算单点更为可靠?
该计算主要的想法来源为文献 Chem. Sci., 2022, 13,6366,对于带电slab模型有:
U
SHE
=
W
f
/
e
- 4.6 V
,
W
f
为带电Slab的功函。个人理解是:带5个不同电荷量的slab分别能对应到5个电势下的状态,并拟合所得到的5个吸附能,得到不同电势下的吸附能。所以学生有所疑问,若真如上述benchmark中所说,SCCS对表面电荷的描述不准确,那么得到的电势是否亦不准确?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