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随便聊聊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大头攒毛    时间: 2025-2-25 16:04
标题: 随便聊聊
       大家好,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科研心得。

       我目前在湖南大学读博,遇到了一个很轴的导师,他对科研有自己的想法(他去年 9 月份刚来湖南大学,主要做电化学实验)。他对软件模拟计算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科研关键点以及待解决问题的洞察力很厉害。

       导师现在给我的要求是,不管用什么方向,把他脑子里面抽象的思考用模拟计算软件具象得表达出来(感觉他野心好大😅)。

       其实 gaussian 和 vasp 等等只是一个工具,对于搞科研来讲,重点在于解决问题。随着对 gaussian 得深入了解,我渐渐意识到,gaussian 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因为现在只要涉及到材料、催化剂、电化学,通通都是 vasp,计算吸附能、bader 电荷、d-轨道中心等等,而且 vasp 更适合批量计算给机器学习提供数据)。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选择先用gaussian试试看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作者
Author:
zjxitcc    时间: 2025-2-25 16:26
建议您更换导师
作者
Author:
风起~    时间: 2025-2-25 16:35
建议您更换导师
作者
Author:
大头攒毛    时间: 2025-2-25 16:46
风起~ 发表于 2025-2-25 16:35
建议您更换导师

不至于这么悲观吧
作者
Author:
ljh123    时间: 2025-2-25 16:56
真能满足吗
作者
Author:
Graphite    时间: 2025-2-25 17:07
核心矛盾是需求的变动性大、需求不确定vs掌握技术速度/形成一套打法速度的矛盾。
左边这端,无非是不断打磨简化提炼需求,确定哪些能最快速度上手、预估最后结果怎么整合,形成产品。
右边这端,无非是利用各类工具加速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高效的技术栈管理(也包括技术放弃的机制)。

其实很多活可以让AI帮做,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比如先下他几千篇文献,用工作流提炼出能做哪些,跟影响因子有什么关系。
作者
Author:
风起~    时间: 2025-2-25 18:11
大头攒毛 发表于 2025-2-25 16:46
不至于这么悲观吧

你导师自己不懂,把计算想得又很简单。到时候就开始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哈哈
你可以多和他沟通,年轻人应该还是比较好说话的
作者
Author:
exity    时间: 2025-2-25 20:46
建议更换您的导师
作者
Author:
kaikai    时间: 2025-2-25 20:48
本帖最后由 kaikai 于 2025-2-25 20:50 编辑

期间可能最冷你头疼的反而不是软件的使用,而是随着你的深入学习,你对理论计算的深度心存敬畏,而你的导师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他认为很简单但实际上很难操作的idea,你要不断的说服你的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是用计算来验证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往往你会发现纯粹的浪费时间,而你的导师很多时候认为这是你的推辞(我的经历类似,说多了全是泪
引用哪吒里面申公豹的话,成见是一座大山,固有认知也是一座大山,可能你将要做的事情就是推翻这座大山
作者
Author:
wal    时间: 2025-2-25 20:50
本帖最后由 wal 于 2025-2-25 20:58 编辑
大头攒毛 发表于 2025-2-25 16:46
不至于这么悲观吧

核心问题在于假如你导提了比较荒谬的任务 无法完成时 你的解释他愿不愿意听
我导也有不少奇思妙想 虽然我觉得很多从量化角度看不太靠谱 不过他愿意听我的想法 知道计算和进行计算的我有哪些局限性
能沟通的话 这些不受圈内惯性思维束缚的想法当作扩展思路来听听也是不错的

  
如果没法沟通,而你又十分介意延毕,那确实可以考虑换导师了(


作者
Author:
WOOOOWOOOO    时间: 2025-2-25 21:37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有水论文毕业的能力,计算只不过是大多数人人云亦云,看别人做了,自己想着也要有。刚开始计算很难抓住核心问题,简化模型,跟做实验一样,多做多算才能达到去搞天马行空想法的能力。所以,先发论文保证毕业,这个过程能提高不少。说点题外话,个人觉得实验和计算没有区别,更重要的是你的想法,能不能抓住核心问题,然后再去选择方法,有的实验好解决,有的计算好解决。现在的很多研究无脑做表征,不思考做这个表征的意义和要证明的论点,计算现在亦是如此。
作者
Author:
CopperL    时间: 2025-2-25 23:22
kaikai 发表于 2025-2-25 20:48
期间可能最冷你头疼的反而不是软件的使用,而是随着你的深入学习,你对理论计算的深度心存敬畏,而你的导师 ...

同命中人啊,还好已经毕业了。
除了已经列举的这些情况,还要作为老板的翻译机,为老板解释他不懂的计算化学中的概念,和反应机理研究中他不明确的问题。
作者
Author:
Keys    时间: 2025-2-26 00:18
好像我对计算化学的兴趣就是:看看能不能通过理论计算的手段研究我初中高中时代一些奇思妙想的可行性
目前还没开始量化的学习,本大一生正在自学结构化学基础和物化基础
(屏幕前的我先开始自我反省)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2-26 00:27
本帖最后由 2877321934 于 2025-2-26 00:34 编辑
Keys 发表于 2025-2-26 00:18
好像我对计算化学的兴趣就是:看看能不能通过理论计算的手段研究我初中高中时代一些奇思妙想的可行性
目前 ...

我也是本科,而且非化学专业,在大一后半学期学完物化后才开始了解到计算,后来对计算越来越感兴趣,从一开始把Gaussian当黑箱玩,再到Gromacs,ORCA,Molcas,Tinker,MNDO,Dalton,计划等后面大四有时间把CP2K也学了,目前连滚带爬到大三已经快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作成果了,一起加油吧!
作者
Author:
Uus/pMeC6H4-/キ    时间: 2025-2-26 02:22
能在本科就将对化学的爱好转化为计算化学研究的动力和积累的能力,这是很幸运的。很可惜,由于这帖曾经说过的因素,我在无谓的工科课程和无关的电子兴趣中差不多是浪费了四年,才弄清楚自己中学时naïve的“纸面化学”趣味应该如何延续。(当年认识的同龄人里就有在论坛活跃的知名高水平巨佬,不敢去打招呼了……)

和导师多真诚交流、讲明计算研究中的成果和障碍真的很重要,像我另一个问题有部分就是因惧怕而缺少沟通酿成的后果。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2-26 02:52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2-26 02:22
能在本科就将对化学的爱好转化为计算化学研究的动力和积累的能力,这是很幸运的。很可惜,由于这帖曾经说过 ...

确实,跟导师沟通说明情况挺重要的,我的课题就是导师帮我选的,一开始可能考虑到我只是本科生,简单找找过渡态就完事了,不过后来随着学习深入,逐渐感觉东西少了点,不少研究方法是我后来自己根据课题内容延伸出去的,比如说AIMD,非线性光学,波函数分析等等,导师也不太懂,考虑到我是本科生所以也没催我,每次要考试时也让我优先处理课业而非科研,至少我能定定心心自己研究。
作者
Author:
cyx98    时间: 2025-2-26 09:31
你的目标肯定是顺利毕业,那就要一个成体系的研究,如果你导师的想法是东一下西一下,楼上提到更换导师,不失为一种方法
如果有时间,推荐看一下《科研论》1卷第1章 你真的明白选择很重要吗?http://keyanlun.com/
软件的选择参考相近的研究似乎更为合适,你提及的体系确实是使用VASP的更多些

作者
Author:
KAIMISITERUI    时间: 2025-2-26 11:58
建议楼主还是先把毕业的事情考虑清楚,优先把满足毕业要求放在首位,特别是你老师这种不懂计算,又很“轴”的,更容易误入歧途。我见过一些博三博四了没有成果还得换方向的,而老师提供不了任何帮助,非常的惨。如果你能力很强的话(很容易就能满足毕业要求),再尝试去考虑你老师说的那些东西。野心很大不代表能力很大,能看到问题的人有很多,但有解决能力的人很少,越是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才会越清楚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多大。
作者
Author:
student0618    时间: 2025-2-26 20:41
标题:
本帖最后由 student0618 于 2025-2-27 01:57 编辑

我的经验是可以的话找一位该老师眼中的“计算化学专家”帮忙,“专家”一句胜过学生的一年努力...... 当然要找到“该老师认为的专家”帮忙也要运气的。

我曾经尝试说服一位实验组老师他的想法不行,花很多时间看文献、试错、举证,他也不信我说的(因为那方向是他前老板建议的......但他前老板也不是计算的......) 结果他怀疑我是不是不想帮他,跑去问我指导老师确认,我的老师用一句话“每种工具都应当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便解决了。同一句话我也说过很多遍还引用science nature的文章说明却没有用。回想起来,如果我一开始找老师帮忙就不必浪费时间看文献、试错,也不用受气了。

事后,导师建议我再遇到这些时先放下平常的谦恭礼让、学习国外同学们常有的自信。练习理直气壮地说明,先用气势压制一下再找方法处理。很难,自问计算方面也只懂皮毛,但可能真要试试了。

作者
Author:
chencp    时间: 2025-3-27 18:22
2877321934 发表于 2025-2-26 00:27
我也是本科,而且非化学专业,在大一后半学期学完物化后才开始了解到计算,后来对计算越来越感兴趣,从一 ...

你这比很多研究生牛多了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3-28 20:52
chencp 发表于 2025-3-27 18:22
你这比很多研究生牛多了

过奖了前辈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