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iturn__ 发表于 2025-3-16 13:13
第2个问题他们在参考文献14里提了,We have tested the SMD solvent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
taciturn__ 发表于 2025-3-16 13:13
第2个问题他们在参考文献14里提了,We have tested the SMD solvent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shown in ...
激发态的Xe 发表于 2025-3-16 16:03
大佬我有个很困惑的点就是,在计算N个溶剂分子参与影响中间体的时候,我总是担心溶剂分子的不同构象会影 ...
Accelerator 发表于 2025-3-16 17:10
Houk组的计算水平都是祖传的,很多都选得很差且没道理,最经典的是HF/6-31G算轨道。他能发出去是因为他是Ho ...
Stardust0831 发表于 2025-3-16 17:22
如果想计算溶剂中的反应,首先可以考虑隐式溶剂模型。而当隐式溶剂模型处理不了时(如溶剂会和反应物产生 ...
激发态的Xe 发表于 2025-3-16 17:48
谢谢大佬!我打算五月份上sob老师的分子动力学的课程,今年cp2k的那个说需要动力学的基础我就没去。我现 ...
Stardust0831 发表于 2025-3-16 18:24
据我所知,社长只有量化高级班提到了一点点orca跑metadynamic的流程,cp2k跑metadynamic的知识应该在第一 ...
很多初学者一个特别坏的毛病是唯文献是从、文献里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都感觉到文献里的做法有不合理之处,也不假思索地盲从文献的做法。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文献不如无文献。很多文献里的东西都是错的,一些明显的错误以及不合理的做法甚至于出现在IF很高的期刊中(连JACS也一样)。牵扯到理论计算的文章那么多,哪可能所有文章的作者、审稿人同时都是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且审稿人还都认真负责仔细评审?我特别反感的一个情况就是,有些初学者的计算方式明显是错的、用的计算级别明显是不合理的,给他指正,似乎还不服气,告诉我说“xxx文献里就是那么算的”。那些国际知名的很经典、很有名的基础性书籍或者专著,特别是那些出了好几版的书、作者在领域内名气很大水平很高的人写的书,存在错误的几率较低,初学者看这些书的时候即便盲信往往也没太大问题(但如果书的年代较早,里面有些观点是过时的。尤其是涉及到计算级别选择的问题,绝对不要看10年前的书)。而文献里,特别是那些水准不明的人写的,有错的几率那可太高了,盲目效仿文献注定要吃大亏。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这篇JACS文章: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4642,对一个小分子居然用MP2/STO-3G扫描势能面,用HF/3-21G找过渡态,稍微有点最基本常识的量子化学研究者都知道这是极度荒诞的,简直是反面教材。初学这要是效仿这篇文章用的计算级别算自己的体系,碰到稍微懂一点量子化学的审稿人,文章都会100%被打回去。别人文章发出去了那纯粹是因为人家运气超级好,多个审稿人里恰好一个量化领域的专业审稿人都没有,或者审稿人正巧是其熟人。
sobereva 发表于 2025-3-17 12:56
1 我没说尽量别用Pople基组,诸如6-31G*依然完全可以用,而def2-SV(P)的性价比也没比它明显更高。我批的主 ...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