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ORCA6.0.0的ABSORPTION SPECTRUM VIA TRANSITION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输出异常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ABetaCarw    时间: 2025-5-29 10:27
标题: ORCA6.0.0的ABSORPTION SPECTRUM VIA TRANSITION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输出异常
本帖最后由 ABetaCarw 于 2025-5-29 14:20 编辑

我做了两个计算,一个是单独主体,一个是主客体复合的参数如下
! B3LYP D3 def2-SVP
%tddft
TPrint 1E-8
nroots 10
TDA false
dosoc true
printlevel 3
end
%maxcore     8000
%pal nprocs   16 end
* xyz   0   1


正常来说ABSORPTION SPECTRUM VIA TRANSITION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这里应该是先把三重态都输出完毕,再输出单重态的(后续补充:根据王老师的提醒, 6.0里面一直都是按照能量大小输出排序 不是按照先三再单)
但是我看单独主体的没问题,但是主客体复合的就有问题了,如图所示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1)
这里不仅是一个三重态一个单重态 混合输出,而且单重态和三重态能量都极为接近(可能是有错误)。我尝试用6-31+G*  以及def2SVP两种基组都是类似的结果。
我想求解答的是,什么情况才会混合输出,以及我当前这种输出是因为什么错误导致的?波函数不稳定?
谢谢大家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5-29 11:23
先输出三重态再输出单重态,是因为你算的所有三重态都低于最低的单重态激发态。
如果体系存在长程CT,单重态CT态和三重态CT态能量接近,自然就交替输出了
作者
Author:
ABetaCarw    时间: 2025-5-29 14:18
wzkchem5 发表于 2025-5-29 11:23
先输出三重态再输出单重态,是因为你算的所有三重态都低于最低的单重态激发态。
如果体系存在长程CT,单重 ...

我查看了其他输出文件,确实是那种能量大小排序,而不是根据单重态三重态排序。5.0倒是有分开排,但也是先单重态再三重态。这这确实是我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那么,回到当前的体系,我当前的体系这种单三能级依次顺序出现是正常的吗?“如果体系存在长程CT,单重态CT态和三重态CT态能量接近”这个判断是基于哪些知识得到的,我想深入了解一下。期待王老师的再次指点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5-29 14:32
ABetaCarw 发表于 2025-5-29 14:18
我查看了其他输出文件,确实是那种能量大小排序,而不是根据单重态三重态排序。5.0倒是有分开排,但也是 ...

假设你要考虑的激发态(比如S1、T1)完全由一个轨道i到另一个轨道a的激发所贡献
那么S1能量为epsilon_a - epsilon_i + 2(ia|ia) + 2fxc_{iaia} - c_x (ii|aa),其中epsilon是轨道能,fxc是XC kernel
T1能量为epsilon_a - epsilon_i - c_x (ii|aa)
两者之差为2(ia|ia) + 2fxc_{iaia}。容易发现,当使用semilocal的XC泛函(也就是泛函的DFT部分为LDA、GGA或meta-GGA)时,只有轨道i和轨道a有overlap时,这个差才不是0。所以从一个轨道跃迁到与它几乎没有overlap的轨道,得到的S态和T态的能量十分接近
作者
Author:
ABetaCarw    时间: 2025-5-29 14:50
wzkchem5 发表于 2025-5-29 14:32
假设你要考虑的激发态(比如S1、T1)完全由一个轨道i到另一个轨道a的激发所贡献
那么S1能量为epsilon_a  ...

受教了,感谢王老师的细心解答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