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单电子跃迁密度矩阵(one-electron transition density matrix)的转化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0 19:03
标题: 单电子跃迁密度矩阵(one-electron transition density matrix)的转化
本帖最后由 I10140317 于 2017-3-30 19:40 编辑

大家好:
最近在试着写一个涉及分析不同片段间激发态Local Excitation和Charge Transfer的程序。
其中涉及到单电子跃迁密度矩阵在不同基(Molecular orbital basis, Atomic Orbital basis, Lowdin orbital basis)之间的转换。
在如下的步骤中有些疑惑,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3)
上式中,T(EG,[Lo])为Lowdin orbital basis下的单电子跃迁密度矩阵,T(EG,[AO])为AO basis下的单电子跃迁密度矩阵,S([AO]) 为AO overlap matrix。
这是为了方便计算不同原子间(a,b)的transition probability,r,s为某原子对应的原子轨道基函数。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5)
我用G09提取AO overlap matrix。但发现S([AO])的值有负值,无法开方。是要把它当做复数来处理吗?还是哪里我理解的可能有偏差?另外,还想问一下,是否在不同基函数下,T的矩阵元的平方和都应该是归一化的?
且MO basis下,T([MO])是否如下?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2)
w为跃迁系数,C为分子轨道系数。
in matrix form, C_occ(NBASIS,NOCC),W(NOCC,NVIR),C_vir(NBASIS,NVIR)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77)



作者
Author:
zjxitcc    时间: 2017-3-30 19:45
你这里面S([AO])^(1/2)的数学含义是什么?一般S([AO])^(1/2)指的是:(1)对S([AO])对角化,U^T*S([AO])*U= s,得到对角矩阵s; (2) s^1/2为s对角元开根号;(3) S([AO])^(1/2) = U*(s^1/2)*U^T。这才得到S([AO])^(1/2)。所以S([AO])里有些负值是没关系的,反正又不是对S([AO])里的每个元素开根号,而是对对角矩阵s里的对角元开根号。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0 20:00
本帖最后由 I10140317 于 2017-3-30 20:05 编辑
zjxitcc 发表于 2017-3-30 19:45
你这里面S([AO])^(1/2)的数学含义是什么?一般S([AO])^(1/2)指的是:(1)对S([AO])对角化,U^T*S([AO])*U= ...

嗯,数学基础有点差。。以为矩阵的开方为简单的各元素求平方根,刚才查了一下才了解到应该是你说的那样,多谢了,我再研究研究。我是调用fortran的sqrt函数直接处理矩阵的,不确定对不对,得到NaN的报错。
作者
Author:
brothers    时间: 2017-3-30 20:52
I10140317 发表于 2017-3-30 20:00
嗯,数学基础有点差。。以为矩阵的开方为简单的各元素求平方根,刚才查了一下才了解到应该是你说的那 ...

Lowdin正交化方法2楼是正解,是对本征值开根号,而非整个S矩阵
作者
Author:
brothers    时间: 2017-3-30 21:06
求T的方程,依次加和的那个以及矩阵运算的那个都没错,闭壳层的话最后记得乘以个2。
我觉得应该是正交化之前平方和不归一化,正交化之后平方和归一化,抽空试试
lz这些方程在哪个文献里看的,可否分享一份?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0 21:20
本帖最后由 I10140317 于 2017-3-30 21:29 编辑
brothers 发表于 2017-3-30 20:52
Lowdin正交化方法2楼是正解,是对本征值开根号,而非整个S矩阵

嗯嗯,我已经试过了,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了,不过T[MO]的求解可能还有点问题,我求出平方和就0.35左右。。T[MO]乘2的话就是1.4左右了。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0 21:20
brothers 发表于 2017-3-30 21:06
求T的方程,依次加和的那个以及矩阵运算的那个都没错,闭壳层的话最后记得乘以个2。
我觉得应该是正交化之 ...

J. Phys. Chem. A 2015, 119,6937-6948?下得到全文吗?下不到的话邮箱留一下,我发给你。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0 21:24
brothers 发表于 2017-3-30 21:06
求T的方程,依次加和的那个以及矩阵运算的那个都没错,闭壳层的话最后记得乘以个2。
我觉得应该是正交化之 ...

你说的乘以二是直接T[MO]*2吗?
作者
Author:
brothers    时间: 2017-3-30 22:01
I10140317 发表于 2017-3-30 21:24
你说的乘以二是直接T[MO]*2吗?

T=2*T, 因为alpha和beta的贡献是相同的

至于归一化的时候,则应该是2*T^2而不是(2*T)^2

文献可以下到,多谢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3-31 16:16
本帖最后由 I10140317 于 2017-3-31 16:25 编辑
brothers 发表于 2017-3-30 22:01
T=2*T, 因为alpha和beta的贡献是相同的

至于归一化的时候,则应该是2*T^2而不是(2*T)^2

你好,我今天看了一下,可能有个地方我理解错了,用这个式子求出来的不是T(MO),而是T(AO)?你以为呢?另外,是乘以2还是sqrt(2)?我不是很懂原因,但似乎乘以sqrt(2)后转换成Lowdin orbital后矩阵元的平方和才为1.0,乘2的话就变成2.0了。
作者
Author:
brothers    时间: 2017-3-31 18:12
本帖最后由 brothers 于 2017-3-31 18:18 编辑
I10140317 发表于 2017-3-31 16:16
你好,我今天看了一下,可能有个地方我理解错了,用这个式子求出来的不是T(MO),而是T(AO)?你以为呢? ...

你说的T_MO是CI系数吧?就是公式里的W矩阵。
你求T的过程中乘了分子轨道向基函数的展开系数,所以T是以AO基表示的。
上面说了,TDM的值是alpha和beta的共同贡献,所以要T=2*T。当你计算归一化的时候,是先求alpha电子的那部分T^2(这里的T是没有乘过2的)。beta部分和alpha部分相同,所以总结果就是T^2的二倍. 这么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1了(因为没考虑退激发和激发的区别,所以可能稍微偏离1)。
我的数学基础也不行,更多是凭感性的理解。如果理解有错的话还得请其他大神指正~
作者
Author:
I10140317    时间: 2017-4-3 10:53
相关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谢谢各位朋友的热心帮助。
作者
Author:
jszhang    时间: 2019-10-6 14:27
你好,请问这部分的源代码可以分享一下吗?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