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为什么2个软件得到的布居分析结果出现质的差别?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1 13:47
标题: 为什么2个软件得到的布居分析结果出现质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aaq2800 于 2025-7-11 14:31 编辑

为了重复文献J. Am. Chem. Soc. 2024, 146, 24310−24319的结果,直接用该文献给的结构坐标,没做结构优化,算MULLIKEN布居分布和自旋密度。分别用Dmol3和ORCA做了计算,但2个软件给出结果却有质的差别,Dmol3的结果基本上跟文献结果一致,(文献中自旋密度Ca 0.39, Y为0.68,电荷CaY为4+)但ORCA的结果与文献相距甚远。求大家帮忙分析一下什么原因造成的?
Dmol3的设置泛函PBE0,基组DNP,orca的设置在输入文件里。下面2个软件的输出结果,Dmol3 的输出文件比较大,用了压缩文件。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11 15:33
Mulliken电荷不是基组越大越准的,当基组足够大时,Mulliken电荷没有意义,且基组的很小变化就会导致Mulliken电荷的很大变化。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1 16:16
本帖最后由 aaq2800 于 2025-7-11 16:21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7-11 15:33
Mulliken电荷不是基组越大越准的,当基组足够大时,Mulliken电荷没有意义,且基组的很小变化就会导致Mullik ...

def2-tzvp,这也不算很大吧,但也不至于出现颠覆性的结果。凭您的经验,什么基组比较好?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11 17:07
aaq2800 发表于 2025-7-11 16:16
def2-tzvp,这也不算很大吧,但也不至于出现颠覆性的结果。凭您的经验,什么基组比较好?

def2-TZVP对于Mulliken布居已经是过大了,足以让一些本来化学常识认为带正电的原子带负电,或者反之。
最好的方法是改用其他布居分析方法,如为了说明电子结构可以用Hirshfeld或NPA,为了拟合力场可以用CHELPG或RESP。任何基组下的Mulliken布居都比不过哪怕double zeta基组下的以上各种电荷。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1 17:20
本帖最后由 aaq2800 于 2025-7-11 19:58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7-11 17:07
def2-TZVP对于Mulliken布居已经是过大了,足以让一些本来化学常识认为带正电的原子带负电,或者反之。
...

多谢指点!!!搜到社长的几篇关于电荷的文章,好好看看
作者
Author:
zjxitcc    时间: 2025-7-11 21:45
我个人认为不是基组大小的问题,但我建议放弃比较,要找原因过于耗时。需要先确定两个程序用的基组赝势中 对Y赝化的芯电子数目是否相等,不相等就不要比较了。然后比较两个程序的UKS <S^2>是否比较接近,判断二者是否收敛到类似的UKS解。最后还要对两个程序的UPBE0结果检验波函数稳定性,虽然ORCA有这项功能,但据我所知Dmol3没有。

另外,你这个计算不需要写def2-TZVP/C。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25-7-12 00:57
注意看此文,弄清楚差异各种可能的来源,一点点对比、排查
谈谈重复不出来计算化学文献里的数据的可能原因
http://sobereva.com/678http://bbs.keinsci.com/thread-38911-1-1.html

根据我的经验,def2-TZVP对于Mulliken布居分析还说得过去,一般不至于过于弥散导致结果可能定性错误的程度,虽然结果未必比def2-SVP更合理。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2 08:56
本帖最后由 aaq2800 于 2025-7-12 09:57 编辑
zjxitcc 发表于 2025-7-11 21:45
我个人认为不是基组大小的问题,但我建议放弃比较,要找原因过于耗时。需要先确定两个程序用的基组赝势中  ...

现在的问题是Dmol3的泛函和基组太老太少,大家都不怎么用了。现在计划用ORCA算一些具有自旋的体系,特别要关注 电荷和自旋布居,但结果却出现定性不一致的情况。除了这个CY@C80,还算过其他几个体系,Dmol3和ORCA的结果都出现定性不一致的情况,都是Dmol3算出某个原子有比较大的自旋,而ORCA则没有。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不知道哪个结果是可靠的,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作者
Author:
zjxitcc    时间: 2025-7-12 10:40
aaq2800 发表于 2025-7-12 08:56
现在的问题是Dmol3的泛函和基组太老太少,大家都不怎么用了。现在计划用ORCA算一些具有自旋的体系,特别 ...

Dxxxx is shit, I do not believe it at all. It would be better to discard files about Dxxxx.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2 10:56
我也放弃它好多年了
作者
Author:
aaq2800    时间: 2025-7-13 09:15
本帖最后由 aaq2800 于 2025-7-13 11:44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7-11 17:07
def2-TZVP对于Mulliken布居已经是过大了,足以让一些本来化学常识认为带正电的原子带负电,或者反之。
...

改用def2-svp和def2-sv(p),结果跟文献只有数量 的差别了,def2-sv(p)的自旋布居跟文献结果差别很小。试了下用不同的泛函,电荷和自旋布居差别也非常大,PBE0/def2-svp的结果跟文献基本一致,,wB97X-D3/def2-svp与文献则有根本性的差别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13 10:58
sobereva 发表于 2025-7-12 00:57
注意看此文,弄清楚差异各种可能的来源,一点点对比、排查
谈谈重复不出来计算化学文献里的数据的可能原因 ...

可能我做金属比较多。非金属def2-TZVP可能还不至于特别离谱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13 10:59
aaq2800 发表于 2025-7-12 08:56
现在的问题是Dmol3的泛函和基组太老太少,大家都不怎么用了。现在计划用ORCA算一些具有自旋的体系,特别 ...

如果文献Dmol3计算给了自旋密度等值面图,可以比较自旋密度分布,这个对基组的敏感性要小得多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