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光催化氧化还原用Marcus理论还是系间窜越计算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7-27 01:53
标题: 光催化氧化还原用Marcus理论还是系间窜越计算
刚开始接触光催化氧化还原计算,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例如SET(single-electron transfer),仅知道光照下,A和B两分子之间发生SET,A往B上转移电子,生成A+自由基和B-自由基,该过程需要先计算S0-振子强度较大的激发态的过程,然后就开始疑惑了,激发态下A和B两分子之间发生SET的过程,属于电荷转移,根据已学知识,需要用Marcus理论计算电荷转移速率。但又想到,A和B整体的自旋多重度为1,而A+自由基和B-自由基的整体自旋多重度为3,这个过程属于Sx-Tx(x指代跃迁到的激发态),是否需要系间窜越呢?现在有点懵圈了,很疑惑到底是应该用哪个方法来计算。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27 16:15
首先要确认一下,一开始光照产生的激发态是A的局域激发态,还是B的局域激发态,还是一开始就直接生成了CT态。
其次,如果一开始生成的是LE态,是先(在保持激发态是LE态的情况下)发生ISC再发生电子转移,还是先电子转移再发生ISC?注意A+自由基和B-自由基组成的体系也可能是单重态双自由基。
确认这两个问题,再讨论怎么算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7-27 22:19
本帖最后由 2877321934 于 2025-7-28 01:07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7-27 16:15
首先要确认一下,一开始光照产生的激发态是A的局域激发态,还是B的局域激发态,还是一开始就直接生成了CT态 ...

通过计算发现S0→S1的跃迁生成的是A往B转移电荷的CT态,这样应该如何计算呢?此外如何确定A+自由基和B-自由基是否应该是单重态还是三重态双自由基呢?(我尝试计算了下复合物的三重态自旋密度,发现两个单电子是集中在B-上,加弥散函数和不加弥散函数的基组均是该结果)。此外想再补充询问一个问题,如果在明确在激发态下的自由基会与某物质发生加成,这个过程是否只能多参考态方法而不能TD-DFT呢?
作者
Author:
wzkchem5    时间: 2025-7-28 10:52
2877321934 发表于 2025-7-27 22:19
通过计算发现S0→S1的跃迁生成的是A往B转移电荷的CT态,这样应该如何计算呢?此外如何确定A+自由基和B-自 ...

接下来确定实验条件下是不是直接激发的S1,还是先激发到Sn(n>1)再退激下来。确定方法是结合计算结果指认实验吸收光谱(注意不仅是吸收波长,也要考虑谱线形状等),看实验波长下激发的是不是S1那个峰。
双自由基是哪个自旋态,既可以从实验的瞬态EPR等实验判断,也可以从计算上通过对整个光化学过程做动力学模拟(kinetics, 不是dynamics),确定两个自旋态的稳态浓度比值来判断。
自由基的计算方法,与这个自由基是否会与某物质加成的关系不大。激发态自由基如果要用TDDFT算,需要用X-TDDFT等自旋匹配的方法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ionid=1750417916#rd),这个结论与是否涉及加成反应无关。但是还要注意,[A+]+[B-]这个体系,虽然总体是个激发态,但是单拿出A+来看,A+可能是基态
作者
Author:
2877321934    时间: 2025-7-28 15:50
wzkchem5 发表于 2025-7-28 10:52
接下来确定实验条件下是不是直接激发的S1,还是先激发到Sn(n>1)再退激下来。确定方法是结合计算结果指 ...

好的,感谢老师的详细回复!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