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为我之前的《过渡态是自旋极化单重态时找TS和跑IRC流程分享(以坛友的实际问题为例)》延伸与补充。
在看论坛的时候,发现坛友@LBH0532 在帖子《过渡态优化时六元糖环意外开环》中尝试重复的体系很有代表性,适合当作例子来介绍过渡态搜索中的柔性扫描与半经验DFT技巧。故单开一个帖子,用于分享这些计算经验。该机理较普通且已被发表过,原帖也是公开问的,故不再考虑保密问题。
本轮计算的gjf和out文件: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
1.结构整理
初始结构来自手动建模,可能存在诸多不合理,故调整到合适的键级,使用gview内置的clean快速、粗糙的调整一次结构。并手动微调结构至合理。对于opt=TS,在手动微调的时候,可以将要断裂/形成的键调整至成键键长的1.5倍左右,本例是柔性扫描,保持这个C-N的距离较长即可。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2.柔性扫描
初始结构中,N和碳键距离较远,考虑由远及近扫描。首先找到希望通过柔性扫描实现靠近的两个原子。直接用测量工具选择他们,在gview窗口的左下可以看到他们是3号原子N和4号原子C: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随后,这样准备输入文件:
%chk=TS1-LBH0532-scan.chk
%nprocshared=1
#p opt=(modredundant,nomicro) external='./xtb.sh'
****
2 2
N 0.50378900 0.12533200 -0.45515100
N 0.40712500 1.25044600 -0.04678000
N 0.09065500 2.26645400 0.29409200
C -2.74812400 1.86153300 -0.50654000
(中间坐标略)
H 6.94015500 0.41090700 0.07463000
4 3 S 17 -0.1
复制代码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gau_xtb接口的时候必须使用nomicro关键词,否则Gaussian在优化的时候会试图调用分子力学的optimizer去搞,达不到我们的目的。写%nprocshared=1是为了实现串行计算,避免在Gaussian通过external方式调用外部脚本期间会造成很高无意义的CPU资源消耗。最后一行的“4 3 S 17 -0.1”意思就是对4号和3号原子的距离每次都缩小0.1A,一共缩小17次。
调用xTB计算很便宜,1分钟就拿到了结果。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此时,%oldchk写成半经验档次振动分析的chk文件,我们从其中用geom=allcheck读取结构、电荷和自旋多重度的设定。用rcfc是为了读取半经验的hessian结果,精度通常够用,且避免了算DFT级别hessian的昂贵耗时。过渡态搜索通常不需要大基组,此时选用关键词def2svp来使用def2-SVP基组。由于含有Cu元素,我倾向于直接用PBE0-D3(BJ),这个泛函和B3LYP-D3(BJ)都是公认适合结构优化的泛函,优化精度轮流拿第一的程度,但比起B3LYP-D3(BJ),有证据表明PBE0-D3(BJ)更适合这种含有过渡金属的体系。我也曾在2群请教过社长,有幸得到社长的答疑: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上传 Uploaded
点击下载Click to download
计算花了些时间,但我们半经验档次找到的TS的特征被很好的保留下来了,顺利收敛后,检查发现虚频也是正确的: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