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嵌入簇模型的背景电荷设置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5 16:40
标题: 嵌入簇模型的背景电荷设置问题
最近开始学习建立氧化钙团簇模型,看到下面这篇文献,有几个问题不太懂,想请教一下各位大神(1)该文献中的背景电荷数是怎么计算的,是不是加了两层电荷,如果是的话,我觉得应该是7*7*6-18=276个电荷
(2)给晶体团簇加背景电荷用charge关键词一个一个加不太现实,是否可以用sob在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64提到的方法
(3)对于氧化钙这样的离子晶体,电荷值是不是可以直接定为+0.2和-0.2
谢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15 17:01
Hg与CaO接触的那一面不增加点电荷,只在簇模型下头才加两层,所以Z方向不是6而是4

应当自行写个脚本去产生背景电荷的位置和电荷值,没必要用帖子里那个工具

应该是+2和-2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7-9-15 17:40
补充:

不会写脚本也没关系,还是有办法的,可以通过进行下列步骤来完成:

1、MS导入CaO,建立7x7x4的切面模型。
2、替换边缘两圈和底端两层的Ca为Ba,O为S(不是唯一选择,能区分不同即可),这样产生结构的时候外圈原子当中活性区域的原子就会是分开的。
3、导出cif文件,再用Vesta打开,再导出为xyz文件。此时,xyz里面Ca、O、Ba、S原子的坐标都能够很容易按照元素进行分开。
4、单独挑出xyz文件里Ca和O坐标的行直接贴到gjf作为CaO簇的坐标;剩余坐标需要进行列操作(你可以通过vi或ultraedit之类的),先给Ba的行末端添加2.0电荷以及S的行末端添加-2.0电荷,最后删去前面的元素符号(此时应当是四列数),贴到gjf的原子坐标部分的后面作为添加的点电荷。

讨论:我个人觉得直接取±2.0好像也不是十分妥当,不知道能否设计一些外推方案尽可能还原PBC的情形,CaO电子相对还算比较局域,若是电子不太局域的情形簇模型就不是太好用了。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5 19:45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7-9-15 17:40
补充:

不会写脚本也没关系,还是有办法的,可以通过进行下列步骤来完成:

谢谢!刚接触晶体这方面 这些步骤对我来说也挺困难了 还需要再学习。
另外还想问一下像下面这种团簇的电荷怎么加呢
您说的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吗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5 19:55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5 17:01
Hg与CaO接触的那一面不增加点电荷,只在簇模型下头才加两层,所以Z方向不是6而是4

应当自行写个脚本去产 ...

谢谢sob!就是说要吸附分子的那一面不用添加背景电荷是吗 还有这个电荷层数一般加几层呢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7-9-15 21:33
lmhzhm 发表于 2017-9-15 19:45
谢谢!刚接触晶体这方面 这些步骤对我来说也挺困难了 还需要再学习。
另外还想问一下像下面这种团簇的电 ...

离子晶体用H饱和我觉得没啥太大好处,直接考虑点电荷就足够了。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15 22:12
lmhzhm 发表于 2017-9-15 19:55
谢谢sob!就是说要吸附分子的那一面不用添加背景电荷是吗 还有这个电荷层数一般加几层呢

吸附那面肯定不能加,要不和实际就不符了。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6 08:15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5 22:12
吸附那面肯定不能加,要不和实际就不符了。

明白了 谢谢!!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6 08:15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7-9-15 21:33
离子晶体用H饱和我觉得没啥太大好处,直接考虑点电荷就足够了。

好的,那我按照您说的方法试试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6 10:59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5 22:12
吸附那面肯定不能加,要不和实际就不符了。

sob老师,我现在把背景电荷加上了,我看到您在高斯说明书中写道必须使用opt=z-matrix NoSymm关键词,那我的坐标都需要用z-矩阵来表示吗,还有背景电荷的坐标也需要用z-矩阵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16 11:04
lmhzhm 发表于 2017-9-16 10:59
sob老师,我现在把背景电荷加上了,我看到您在高斯说明书中写道必须使用opt=z-matrix NoSymm关键词,那我 ...

不需要opt=z-matrix,手册说的有问题
都用笛卡尔坐标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7 19:39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6 11:04
不需要opt=z-matrix,手册说的有问题
都用笛卡尔坐标

sob老师,我这两天算了一下发现模型不收敛
我是先在MS里建立CaO的3*3*2超胞,然后在VESTA里面去掉边界性导入GV,在GV中删原子、改元素和加电荷,但是一直都不收敛,显示L502错误,麻烦您帮我看看操作过程跟输入文件有没有问题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17 23:04
lmhzhm 发表于 2017-9-17 19:39
sob老师,我这两天算了一下发现模型不收敛
我是先在MS里建立CaO的3*3*2超胞,然后在VESTA里面去掉边界性 ...

顺利收敛了。只做了SCF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8 08:46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7 23:04
顺利收敛了。只做了SCF

    老师,我拿您的gjf做了计算也成功收敛了,但是为什么您在文件中删掉了opt关键词,是相当于做了能量计算吗?因为我看到高斯说明书中写“”Charge 关键字指定在计算中包含背景电荷的分布。电荷分布是由点电荷组成的,仅对单点能计算有效。”,但之后的例子里面又加了opt关键词,不知道怎么理解。    现在我应该直接拿输出文件的结构加入Hg原子进行opt优化吗,此时是否需要加入背景电荷?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18 08:59
lmhzhm 发表于 2017-9-18 08:46
老师,我拿您的gjf做了计算也成功收敛了,但是为什么您在文件中删掉了opt关键词,是相当于做了能量计 ...

我删了opt是为了证明SCF部分是可以正常过去的,我不完整做opt是为了省时间
有背景电荷时可以做opt。不要完全信手册,手册有不少地方其实写得并不确切或者不明不白,还是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计算测试来进一步摸清楚。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18 09:04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8 08:59
我删了opt是为了证明SCF部分是可以正常过去的,我不完整做opt是为了省时间
有背景电荷时可以做opt。不要 ...

好的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21 15:49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8 08:59
我删了opt是为了证明SCF部分是可以正常过去的,我不完整做opt是为了省时间
有背景电荷时可以做opt。不要 ...

老师,我试了好几天opt还是没办法正常结束,也加了一些解决SCF不收敛的关键词,但是都不能收敛,实在是找不到原因了,麻烦老师指点一下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9-21 18:43
lmhzhm 发表于 2017-9-21 15:49
老师,我试了好几天opt还是没办法正常结束,也加了一些解决SCF不收敛的关键词,但是都不能收敛,实在是找 ...

优化到后来结构明显散了
先不加背景电荷,如果优化过程正常,说明背景电荷设置有问题
作者
Author:
lmhzhm    时间: 2017-9-21 19:53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21 18:43
优化到后来结构明显散了
先不加背景电荷,如果优化过程正常,说明背景电荷设置有问题

我把背景电荷去掉后优化正常了,看来就是背景电荷出了问题,谢谢老师,我再想哪里出错了
作者
Author:
tjuptz    时间: 2019-12-4 07:19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5 17:01
Hg与CaO接触的那一面不增加点电荷,只在簇模型下头才加两层,所以Z方向不是6而是4

应当自行写个脚本去产 ...

老师,用背景电荷体现晶体环境,将周期性问题转化成孤立团簇问题,比如激发问题或者反应过渡态问题,只能体现周围片段的静电作用,不能体现范德华作用的影响或者周围片段可能存在的直接影响,例如分子间的电荷转移或者直接参与反应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9-12-4 07:31
tjuptz 发表于 2019-12-4 07:19
老师,用背景电荷体现晶体环境,将周期性问题转化成孤立团簇问题,比如激发问题或者反应过渡态问题,只能 ...

这明显不能反映
作者
Author:
tjuptz    时间: 2019-12-4 11:50
sobereva 发表于 2019-12-4 07:31
这明显不能反映

这就需要自己把握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了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