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自然跃迁轨道(NTO)相对于电子-空穴分析的优势在哪?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admin    时间: 2015-4-7 19:30
标题: 自然跃迁轨道(NTO)相对于电子-空穴分析的优势在哪?
在阅读跃“迁密度分析方法-自然跃迁轨道(NTO)简介”(http://sobereva.com/91)之后,感觉分析分子的跃迁行为时,NTO分析的优势几乎完全被电子-空穴分析涵盖住了。不仅在简并时无法很好地描述跃迁,计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麻烦。
NTO分析是否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优势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4-8 00:14
NTO的好处是保留了相位的概念,这样基于NTO轨道也可以计算跃迁性质。
另外对于指认一些激发类型有用,比如在《图解电子激发的分类》那个帖子里,根据轨道相位对里德堡轨道进行了指认。用电子-空穴分析虽然也行,但由于没了相位,指认时候稍微困难些。
作者
Author:
admin    时间: 2015-4-8 07:22
sobereva 发表于 2015-4-8 00:14
NTO的好处是保留了相位的概念,这样基于NTO轨道也可以计算跃迁性质。
另外对于指认一些激发类型有用,比如 ...

谢谢前辈!您的回答太有用了
之前看到许多文献,计算NTO只是为了说明激发类型为电荷转移激发,并没有利用相位信息对激发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子-空穴分析是不是完全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4-8 15:07
admin 发表于 2015-4-8 07:22
谢谢前辈!您的回答太有用了
之前看到许多文献,计算NTO只是为了说明激发类型为电荷转移激发,并没有利 ...

没错!
作者
Author:
admin    时间: 2015-4-9 15:31
sobereva 发表于 2015-4-8 15:07
没错!

谢谢前辈!
作者
Author:
虎王    时间: 2015-4-23 13:28
sobereva 发表于 2015-4-8 00:14
NTO的好处是保留了相位的概念,这样基于NTO轨道也可以计算跃迁性质。
另外对于指认一些激发类型有用,比如 ...

如果做了一系列化合物的“电子-空穴分析”后,想定量比较某类原子在激发态中的组成,是否有办法实现?
例如比较S1态中金属的贡献。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4-23 14:34
虎王 发表于 2015-4-23 13:28
如果做了一系列化合物的“电子-空穴分析”后,想定量比较某类原子在激发态中的组成,是否有办法实现?
...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用记录了NTO轨道的fch文件照常做轨道成分分析。
也可以对“电子”或者“空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每个原子的贡献,只不过步骤多一些。具体来说,就是先导出电子或空穴的.cub文件,然后再将settings.ini里的iuserfunc设为-1(此时用户自定义函数就对应于根据cube文件插值出的函数),然后把cub文件载入Multiwfn,进入主功能15模糊空间分析,选1对指定函数在各个原子空间中进行积分,然后选100用户自定义函数,就可以看到每个原子对这个cube文件所记录的函数的贡献了。如果cube文件格点不够精细,可能原子贡献之和偏离100%多一些,可以自行归一化。
作者
Author:
虎王    时间: 2015-5-7 14:37
sobereva 发表于 2015-4-23 14:34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用记录了NTO轨道的fch文件照常做轨道成分分析。
也可以对“电子”或者“空穴”分布进 ...

好的,已经试过了。那么,这个“对电子或空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每个原子的贡献”,其中的贡献是更接近于轨道组成分析的Hirshfeld方法还是NAO方法还是Mulliken方法?
作者
Author:
虎王    时间: 2015-5-7 15:06
sobereva 发表于 2015-4-23 14:34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用记录了NTO轨道的fch文件照常做轨道成分分析。
也可以对“电子”或者“空穴”分布进 ...

“ % of sum  ”这一列的数据总和总为100,似乎不需要再归一化了。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5-7 16:49
虎王 发表于 2015-5-7 14:37
好的,已经试过了。那么,这个“对电子或空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每个原子的贡献”,其中的贡献是更接近 ...

主功能15模糊空间分析默认是Becke划分,你也可以用选项-1改成Hirshfeld划分。
作者
Author:
虎王    时间: 2015-5-7 19:5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5-7 16:49
主功能15模糊空间分析默认是Becke划分,你也可以用选项-1改成Hirshfeld划分。

从准确性来说,是否相差无几?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5-5-7 20:36
虎王 发表于 2015-5-7 19:53
从准确性来说,是否相差无几?


没法说谁更准确。本来原子空间也没有唯一的定义。用哪个都可以,都是合理的。
作者
Author:
qianbao    时间: 2018-1-11 08:42
老师您好,弱弱地问您一下,计算NTO的输入文件是将td.out文件转换为gjf文件吗?
关键词是这样的:# cam-b3lyp/6-31g(d) pop(saveNTO,NTO) density=transition=1
camb3lyp/6-31g(d)是我的界面优化的泛函和基组。
谢谢老师!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8-1-11 11:05
qianbao 发表于 2018-1-11 08:42
老师您好,弱弱地问您一下,计算NTO的输入文件是将td.out文件转换为gjf文件吗?
关键词是这样的:# cam-b3 ...

仔细阅读
使用Multiwfn做自然跃迁轨道(NTO)分析
http://sobereva.com/377
作者
Author:
qianbao    时间: 2018-1-11 18:42
sobereva 发表于 2018-1-11 11:05
仔细阅读
使用Multiwfn做自然跃迁轨道(NTO)分析
http://sobereva.com/377

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再想咨询您,我想做这样的NTO也是跟您发的帖子的步骤是一样的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8-1-11 18:46
qianbao 发表于 2018-1-11 18:42
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再想咨询您,我想做这样的NTO也是跟您发的帖子的步骤是一样的吗?

一样
作者
Author:
qianbao    时间: 2018-1-11 19:02
sobereva 发表于 2018-1-11 18:46
一样

那请问老师,这张图也是用Multiwfn输出的吗?我现在输出的都是原子贡献的一些数据。
作者
Author:
让你变成回忆    时间: 2018-1-11 19:19
qianbao 发表于 2018-1-11 18:42
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再想咨询您,我想做这样的NTO也是跟您发的帖子的步骤是一样的吗?

sob老师的“用Multiwfn做NTO分析”的博文里讲得很清楚了。
如果想要得到图中这样比较好看的图,得Multiwfn结合VMD来绘制。也有同样的帖子教你怎样绘制。
作者
Author:
qianbao    时间: 2018-1-12 08:54
让你变成回忆 发表于 2018-1-11 19:19
sob老师的“用Multiwfn做NTO分析”的博文里讲得很清楚了。
如果想要得到图中这样比较好看的图,得Multiw ...

好的,谢谢您的提点!我们再按照sob老师和您说的研究多试试,谢谢!
作者
Author:
qianbao    时间: 2018-1-12 09:34
让你变成回忆 发表于 2018-1-11 19:19
sob老师的“用Multiwfn做NTO分析”的博文里讲得很清楚了。
如果想要得到图中这样比较好看的图,得Multiw ...

谢谢您!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bbs.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