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lll 发表于 2019-6-11 13:49 不大,增加了也不会有可查觉的影响。 不用解释 显然用空穴-电子分析最理想。空穴-电子分析是对任何情况都完全普适的,不像NTO有这样的局限性。 |
sobereva 发表于 2019-6-11 12:56 我在计算的过程中加入了iop(9/40=4),那么输出的精度继续增加对该体系影响大吗啊?其次,我在论文中使用该数据的时候,是否需要对其超出100%作出解释?或者应该整体使用空穴-电子分析更好一些?谢谢sob老师 |
超过100%一丁点不用管,可能是输出的组态系数精度不够充分,也可能是TD波函数形式自身的原因 对于最大轨道对只有80%的情况,如果定性讨论,用这对轨道就够了,如果要求较高,必须讨论得充分,做空穴-电子分析是首选,而且也是唯一选择: 使用Multiwfn做空穴-电子分析全面考察电子激发特征 http://sobereva.com/434(http://bbs.keinsci.com/thread-10775-1-1.html)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00:18 , Processed in 0.15948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