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关于气体分子在吸附剂表面ELF的计算问题

查看数: 5791 | 评论数: 3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8-10 12:59

正文摘要:

你好 sob老师 想请问一下为何我用MS计算的ELF图,在计算气体分子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特性时,为何只有气体顶部的S原子有变化,而氧原子和掺杂的Ni原子之间却没有电子的变化,吸附的距离也是缩短的,态密度分析有微弱 ...

回复 Reply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0-8-11 06:52:06
cqut2016 发表于 2020-8-10 20:43
是的,但ELF也可以作为气体吸附是否成键的判断依据之一,我计算的Ni原子和O原子间为何没有电子定域哎 。 ...

是可以判断,然而这和你一开始表述的完全不同。

看不到ELF等值面是因为等值面数值设得不合理。绘制个填色截面图清楚得多

例:Multiwfn绘制的四羰基镍的ELF平面图,明显能看到CO的孤对电子落在原子间重叠空间,因此体现了配位作用。


cqut2016 发表于 Post on 2020-8-10 20:43:45
sobereva 发表于 2020-8-10 19:21
ELF和电子的变化完全是两码事
密度差图才是体现电子密度分布的变化

是的,但ELF也可以作为气体吸附是否成键的判断依据之一,我计算的Ni原子和O原子间为何没有电子定域哎 。和发表的文章成图不一样。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0-8-10 19:21:39
ELF和电子的变化完全是两码事
密度差图才是体现电子密度分布的变化

ELF能说明什么看
ELF综述和重要文献小合集 http://bbs.keinsci.com/thread-2100-1-1.html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9:34 , Processed in 1.63818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