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dh 发表于 2022-8-22 19:17 看了,学习了。结果有些意外,大作业更多核还是有些效果的。可能这也就是高斯并行效率的极限了。但还是觉得只测高斯自带的test397太局限了一些,测下那种200个重原子,1800多个基函数,这种实际例子,得出结论可能对大家做计算更有帮助些。 |
savorw 发表于 2022-8-18 10:20 http://bbs.keinsci.com/thread-28607-1-1.html 这里面的测试四有大任务的表现 简单的说:大任务对多核来说更有利 |
测试的作业太小了,换个大些的作业会不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
akber123 发表于 2020-9-6 21:07 pople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已经尽力了 |
本帖最后由 Qingming 于 2021-12-1 16:38 编辑 你好,8375C是否有买的价值,内存充足,相比8175M*2,哪个好,能提升多少,性价比大吗? |
想看3970x和3990x的pro版:3975wx和3995wx的测评,内存开到8通道了. |
abin 发表于 2020-9-30 09:30 偶看过一个数据图,DFT计算,60核心以下,核心数越多,并行效率就越高。但是到了64核心以上,提升效果是有,但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了。70核心以上,核心数只能提升5%-10%的效率。128核心以上,并行效率趋平,提升很弱。 上述数据,主要是针对vasp5.4做的测试。 后面vasp6的版本,增加了openmp这个编译选项,核心数越多,并行效率提升也就越明显。针对大体系大计算量的计算,计算时间缩短不少(这只是推测,目前还没有谁专门做大体系计算给出对比数据)。 计算速度,一是看硬件(通道数,缓存,频率,核心数),二看软件优化情况。 组内,有机器用就可以。如果不是靠研究代码、优化计算模块发论文、或者卖硬件,就不必纠结这个。50-60核心,四五个人的一个小组用,差不多足够了。 |
gauss98 发表于 2020-11-7 11:45 http://bbs.keinsci.com/thread-19215-1-1.html 测试脚本在这个帖子里面 测试脚本就包括了测试文件,直接用即可 |
大佬,难得有个7742这么高端的u 用来跑test397测试,或者多任务测试,太对不起这个机器了。买这个高端机不是跑多任务的,是跑大的单任务的 能不能跑个大任务,测试下并行效率?包含优化和频率 谢谢! |
abin 发表于 2020-9-30 09:30 牛叉,发个你的测试文件,我自己对比下? 谢谢 关注单节点单任务性能 |
pyscf 发表于 2020-10-1 05:42 没懂,测40核以上需要linda么? 人也不是不能双8280改一下调用核数来测啊 再往上还有2049u一类准系统不是 |
Geyer 发表于 2020-9-25 15:38 linda并行加速觉得没效果? 只能说明你的集群网络太差 起步必须ib级别的网络互联 完结撒花 |
abin 发表于 2020-9-30 09:30 这个结果超线性了,48核的耗时居然比24核的一半还要少很多,太神奇了 |
Geyer 发表于 2020-9-25 15:38 “G16并行效率40核心左右”,不太严谨。 测试发现, 8168双路, 关闭超线程, 同一个DFT计算, 24 cpu, 18200s 48 cpu, 7152s 效率如何,自己看哦。 其他类型计算不晓得。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20:15 , Processed in 0.77824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