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好意思了,没看到这一句。多谢了! |
手册4.9.2节有例子啊,你得写后面的$NBO部分啊 # HF/6-31g* pop=nboread Title Card Required 0 1 O 0.00000000 0.00000000 0.11472000 H 0.00000000 0.75403100 -0.45888100 H 0.00000000 -0.75403100 -0.45888100 $NBO NAOMO $END 博文里也明确说了“输入文件末尾空一行写上$NBO NAOMO $END” |
很多次强调,用mulliken方法计算轨道成份,绝对不能用弥散函数,否则结果毫无意义! 即便是Mulliken方法,只要知道基组的定义,也照样可以知道是哪个原子轨道贡献的 谈谈轨道成份的计算方法 http://sobereva.com/131 把相应基函数加和就成了对应的原子轨道的贡献。 文中也说了,你直接用Multiwfn基于NBO输出的信息用NAO方法分析轨道成份,也马上就知道了哪个原子轨道贡献多少,这是最直接、最省事、最可靠的。 你贴出的那是NBO轨道向NAO的展开系数,不是MO的系数,从上面根本没法分析分子轨道的成份。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00:18 , Processed in 0.18189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