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21-3-16 06:15 好的老师,谢谢您 |
有些振动模式的红外强度很低(振动导致偶极矩变化甚微),只有理论计算能算出来,IR实验谱很难观测(无红外活性),这时候正体现理论计算的价值 |
wzkchem5 发表于 2021-3-15 19:16 好的,谢谢老师 |
47615182 发表于 2021-3-15 16:24 估计是被埋在3400多那个羟基的大峰包底下了,或者被埋在2900多的C(sp3)-H的峰底下了。 红外还是看C=O最适合,C=C适合用核磁氢谱来看。 |
zjxitcc 发表于 2021-3-15 16:20 谢谢您 |
本帖最后由 47615182 于 2021-3-15 16:29 编辑 zjxitcc 发表于 2021-3-15 16:20 这个结构中有烯烃双键,但是一般双键的位置在3100-3000,可是实验的谱图中没有这个范围内的峰。 |
47615182 发表于 2021-3-15 16:13 理论上某个峰算出xxx cm-1,实验上就在xxx cm-1附近找呗。有些太密的地方归属是有歧义的,不能强行归属。 |
zjxitcc 发表于 2021-3-15 15:53 谢谢您,理论计算的峰已经用Veda做过归属,这个图是实验测得的峰,想把实验峰归属到理论峰对应的位置 |
用高斯优化此分子,做频率计算,去振动模式里寻找你要的振动(GaussView打开计算输出文件,肉眼观察振动模式),对应的频率就是你要找的峰。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21:26 , Processed in 0.16195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