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同granvia的说法,其实和测量无关,Landau的书之前是那么写的,但是测不准原理也改名字叫不确定性原理了。仔细注意这个词classically forbidden region的region,咬文嚼字的话,这本身已经给了空间做了限定,不必非要借助测量这个说法。如果再进一步讨论的话,就应当讨论本征态在经典允区和经典禁区的行为,不过Levine的书未必会讨论这些普遍问题。 |
我倒觉得赖文的定性解释并不让人信服。似乎在说,微观粒子本身的违背经典物理的结果(如负动能)都能归咎于与测量仪器所发生的作用,好像测量的干扰是万能药。其实动能在量子力学中有更普适的定义,并没有限定是非负的 |
wzkchem5 发表于 2022-7-1 23:10 十分感谢! |
TwilyAbyss 发表于 2022-7-1 15:56 测量会发生坍缩是类似于公理的、非常基本的性质(取决于你用哪一套量子力学阐释,这个可能是公理,也可能不是公理,但即便是后一种情形,它也是非常基础的定理),比我那个帖子说的基础得多。我说的内容可以推出来“越是短波长的光子,测量后坍缩到的态越接近于位置本征态”,但不能推出测量会导致坍缩,恰恰相反我说的内容需要以“测量会导致坍缩”作为前提。 |
granvia 发表于 2022-7-1 21:32 在课本的第70页,是在解释谐振子的隧穿效应,就是它为什么能够进入经典力学禁区 |
wzkchem5 发表于 2022-7-1 21:46 那这是否也是测量时会发生测量坍缩的原因呢? |
chands 发表于 2022-7-1 21:04 第70页,很对不起,没有贴出原文地址! |
传统的解释是,为了把粒子的位置测准,必须用足够短波长的光来克服衍射极限问题,但是短波长光子的动量必然大,动量大就会在和待测粒子碰撞的时候把比较多的能量传递给粒子。 |
没看上下文。是不是在解释谐振子的隧道效应? |
本帖最后由 chands 于 2022-7-1 21:19 编辑 我不知道这一段具体在哪一章节,不好解读Levine的原意。这里说一点个人理解,抛砖引玉。不确定性原理是粒子的内禀性质,不是测量的问题。如果粒子本身有波动性,按照Born定则,即粒子出现在某点的概率与其波函数的模方成正比,那么数学上必然推导出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原理。“位置测量得越精确,动量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我的理解是位置越“确定”,则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而仪器测量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改变了粒子的状态(因为在Schroedinger方程上还要添上与“测量”相互作用的项),这样解出的波函数与原来的波函数不一样了,能量状态也可能不一样。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22:27 , Processed in 0.25543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