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 发表于 2016-4-28 08:59 这么说也行。就当是从IM1发生的单分子反应来考虑。A+B形成IM1速度很快,可以不计这个步骤。 反正就当单分子反应了,也不用管2了 |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28 03:54 谢谢老师的指点,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无法进行比较,但是化学反应速率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我打算用Chemkin这个软件算一下试试。 还有,对于第二个您的解答,决速步决定这个反应是单分子反应还是双分子反应吧?如果决速步就是IM1→TS2,那么对于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来说,这个反应就应该是一个单分子反应了吧? 最后,我说的第三点的问题,应该根本就不对吧? |
小书童 发表于 2016-4-27 16:17 1 能比的是反应速率。你假定个浓度,算算速率就知道了 2 就算当成双分子考虑,也只有第一步是双分子过程。IM1->TS2还是当成单分子反应来算 |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25 10:51 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没明白: 1、单分子和双分子这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单位是不一样的,这两者之间如何进行大小比较? 2、对于上面我说的反应,如果按照双分子模型计算,决速步怎么办呢?决速步一选肯定是IM1→TS2,这样的话,在输入的时候配分函数只有IM1的,需要输入两个反应物的配分函数,另一个直接输入1吗? 3、如果按照2中的操作进行,另一个反应物的配分函数直接输入1,单分子模型的结果会比我刚才说的双分子模型的计算结果小5个数量级。但是他们的单位也不一样,不知道如何比较。 求Sob老师指点一下! |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25 21:30 谢谢老师 |
lastzealot 发表于 2016-4-25 20:00 能垒差不大时会有一定分支比。当然隧道效应影响k也可能造成有一定分支比。 你可以看看结合能。 |
本帖最后由 lastzealot 于 2016-4-25 20:04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19 17:16 sob老师,对于一个反应是不是会完全沿着最佳(势垒最低)路径进行呢?其他势垒高的路径都不合理是吗? 另外,怎么才能知道A+B复合物是否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呢? 谢谢老师。 |
小书童 发表于 2016-4-25 10:39 如果A+B能形成存在时间较长、相对稳定的复合物,就当单分子反应来算。否则就当双分子反应算。 |
kevin 发表于 2016-4-21 21:08 sob老师有一个excel,那个根据过渡态理论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很方便,你也可以用一下试试。http://sobereva.com/310 |
小书童 发表于 2016-4-24 21:57 |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21 17:40 老师,我前面对于能垒和活化能的解释没有错误吧? |
sobereva 发表于 2016-4-21 17:40 谢谢sob老师,好好学习一下 ![]() |
kevin 发表于 2016-4-21 16:39 使用KiSThelP结合Gaussian基于过渡态理论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http://sobereva.com/246 直接会做阿伦尼乌斯公式的拟合给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0:56 , Processed in 1.13631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