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23-6-25 02:10 谢谢老师指点 |
SchrodingersCat 发表于 2023-6-24 17:13 拿NBO轨道占据数来讨论电子量变化根本没意义,你懂NBO轨道搜索原理自然能明白,这种判断是非常不公正的 |
sobereva 发表于 2023-6-18 11:00 老师,还想请教一下,我们自己的体系当中,现在CO-MOF中,CO的BD*相比气态CO增加了~0.2 e,但是用NPA电荷计算Cu的d轨道减少了~0.1 e,但是CO的BD*增加了~0.2 e,我们想理解多增加的这0.1 e来自哪里, 请问这种比较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有什么好的手段追踪增加的BD*的来源吗? 谢谢! |
sobereva 发表于 2023-6-18 11:00 谢谢老师回复!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您介绍的方法 |
你若要精确重复文中数据,就用与文章严格相同的级别,哪怕文章用的级别并不理想,要么就别试图精确重复文中数据 LP轨道占据数根本不是用来判断电子转移量的。NBO框架里主要就有两种方式能够判断电子转移量,一个是看两种状态下某个原子或片段的NPA电荷的变化,但这只能体现原子/片段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净转移量,而不能具体体现“谁向谁”转移。另一个做法是做NBO E2分析,根据微扰公式计算电荷转移量,参看下面的量子化学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讲NBO部分的ppt,但这种方式估计的转移量极其粗糙。 ![]() 研究配体-金属之间电子转移量这种问题,用CDA好得多 使用Multiwfn做电荷分解分析(CDA)、绘制轨道相互作用图 http://sobereva.com/166 特别是结合ETS-NOCV,更是能将相互作用非常直观地可视化并得到相互作用能 使用Multiwfn通过ETS-NOCV方法深入分析片段间的轨道相互作用 http://sobereva.com/609(http://bbs.keinsci.com/thread-24439-1-1.html)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7 11:52 , Processed in 0.22245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