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n 发表于 2016-12-9 23:51 试过了,都不行。。。真空里前四个激发态都不错,但我TA需要的double excitation,是从第一个激发态到第10以上的激发。。因为有2eV的能级差(实验观察到的数据),然后这些高的激发就基本不靠谱,真空的是算到20个激发的结果。。。。 这论坛咋@sobereva 老大呢? 不过你的建议之前处理过的一个体系确实奏效过,溶剂介电常数确实对分子的能级有很大的影响的,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溶剂不能视为连续介质。因为分子本身就不大,本来应该量子力学计算的东西,硬是用经典电磁学的公式去融合肯定不完美啊 |
wswrpd 发表于 2016-12-8 11:37 是不是可以试试在真空下计算。我的电子转移计算在真空下计算的delta E和CV测得的趋势相同,加上iefpcm acetonitrile溶剂模型就完全不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
ggdh 发表于 2016-12-8 10:55 所以说双电子激发是指同时激发两个电子,对吧 |
ggdh 发表于 2016-12-8 10:57 不不不,有几个比较大,但能级差完全不对,当然100ps期间一部分光谱会红移和蓝移,但0.1ps实验极限的数据和计算对不上,当然目前研究还不需要完全解释这一点,但以后进一步研究就麻烦了。 选用的溶剂是DCM,是用PCM模型当然都有可能导致理论和实验差别。。。所以也许还要慢慢试 ![]() |
wswrpd 发表于 2016-12-7 17:17 你的意思是S1,到所有的Sn的振子强度都小么、 |
wswrpd 发表于 2016-12-7 17:17 你这是分步吸收了两个光子,和双电子激发是两回事。 |
ggdh 发表于 2016-12-7 12:41 用TDDFT算出来的激发态不是单电子的激发吗?单电子激发的能级是不是能拿来做两电子激发的能级用? cam-b3lyp 6-31G**算了18个激发态,发现越高的激发态能级越密集同时Oscillation strength小而差别不大,所以根本没法解释实验了 ![]() |
但一个是delta E(更高的激发态-第一个激发态)和实验差别很大,而且oscillation strength也基本不能解释实验 你看了多少个更高激发态? 做激发态吸收还是优先选择oscillation strength大的,然后看对应的波长与实验值的匹配情况。 如果匹配情况不好,考虑调整泛函。 |
wbn 发表于 2016-12-6 23:38 对的,TA光谱 |
我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我就想来问问你做的是啥实验啊?transient absorption?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0:52 , Processed in 0.80958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