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obereva 发表于 2024-11-16 01:05 谢谢sob老师,我研究一下,感谢感谢 |
没有计算级别信息,首先就没法判断用Mulliken电荷是否合理。诸如带了弥散函数根本没法用Mulliken电荷。看下文了解不同原子电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局限性和差异 一篇深入浅出、完整全面介绍原子电荷的综述文章已发表! http://sobereva.com/714(http://bbs.keinsci.com/thread-46067-1-1.html) 本来就没有什么理由这种接触会造成转移较多电子。合理的计算级别、原子电荷计算方法下,算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还不放心可以用Multiwfn画个密度差图更细致了解电荷转移情况 使用CP2K结合Multiwfn绘制密度差图、平面平均密度差曲线和电荷位移曲线 http://sobereva.com/638(http://bbs.keinsci.com/thread-28225-1-1.html) 使用Multiwfn作电子密度差图 http://sobereva.com/113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09:33 , Processed in 0.16727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