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llW 发表于 2024-12-5 17:34 ![]() |
JillW 发表于 2024-12-26 10:32 谢谢,我用增加cutoff的形式提高计算精度,并将步长修改为0.02,一千字的原子的模型已经成功收敛了。 |
1285050231 发表于 2024-12-25 15:14 我没有修改参数欸,就是从LBFGS改到BFGS续算,然后用的Multiwfn生成的默认输入文件就收敛成功了。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sob老师的博文,或者检查一下初始结构。 |
JillW 发表于 2024-12-16 09:43 请问你这个BFGS最后是修改了什么参数成功收敛?我也是Max. gradient不收敛,一直振荡,没找到解决办法。还请赐教一下你的解决方法。谢谢! |
xxxxxr 发表于 2024-12-12 14:48 是的,但是其实改这个参数影响并不大,改完之后也没达到4个yes收敛(就我这个体系而言)。我最后还是用BFGS算法收敛了的。 |
本帖最后由 xxxxxr 于 2024-12-12 15:03 编辑 JillW 发表于 2024-12-5 17:34 请问你是如何把E-16改成了E-20,方便告知下如何设置吗? |
Snipaste_2024-12-12_14-57-45.png (32.96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
请问是这样吗?
体系也没多大,用BFGS就完了,省得满足LBFGS的收敛标准过早判断成收敛。LBFGS在几何优化收敛性上相对于BFGS没有任何额外好处 1 BFGS必须同时达到四个。除非你对精度要求本来就不高,诸如之后还要再做变胞优化 2 显然是基于最后的结构继续算。里面的坐标都是最后一步的。 可能续算时一开始没收敛到和之前最后一步相同的波函数,并且BFGS用的Hessian是不断被近似更新的,重新续算时会导致又重新初猜Hessian 3 没必然异常 4 看实际体系的情况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7 14:31 , Processed in 0.21307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