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kchem5 发表于 2025-5-19 12:55 好的,感谢不尽老师的耐心回复!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5-19 11:21 根据公式,哪个跃迁偶极矩发生一定量的变化(比如变化10%)时,会导致双光子吸收强度变化的幅度最大,就着重分析哪个 |
本帖最后由 2429783189 于 2025-5-19 12:21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5-18 09:04 老师这篇文章已重新阅读,也找到答案了,但是又有疑惑,假如我用三能级模型分析出差异是由激发能或相较于基态偶极矩主导或是跃迁偶极矩主导,此时我是应该讨论基态-中间态的跃迁偶极矩,还是中间态-关键态的跃迁偶极矩呢?或者说讨论中间态的相较于基态偶极矩变化或激发能还是关键态的相较于基态偶极矩变化或激发能呢? |
sobereva 发表于 2025-5-18 23:59 抱歉老师,我下次一定注意。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5-17 17:39 一个问题别同时在论坛里两处问,你在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 ... id=336454&fromuid=1都问过了,我也明确回答了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5-17 19:49 仔细阅读DOI: 10.1002/anie.200805257 |
本帖最后由 2429783189 于 2025-5-18 00:00 编辑 wzkchem5 发表于 2025-5-17 18:05 请问老师您指的是beta张量与双光子吸收截面之间自己计算转换吗?请问这个可以用Dalton里算出来的一些双光子吸收相关量来转化Gaussian算出来的beta张量嘛?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5-17 17:39 我不确定有没有现成的软件能实现这个,但与其花时间找脚本,估计还是自己写更快。这种计算甚至拉excel表或者按计算器都能做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5-16 12:44 谢谢老师,这个问题我在一篇JCTC里也找到了答案,但是还产生一个疑问,我翻阅了很多做三能级模型分析研究双光子吸收的文章,其中的三能级模型都能分解为双光子吸收截面的三个分量,如下图 ![]()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5-16 10:35 肯定需要考虑基态、中间态、关键态,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合理描述双光子吸收的物理。 此外注意sob老师的那篇博文主要讲静态极限下的公式,但你的情形不属于静态极限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3-30 10:12 老师我已经阅读完了您提到的这篇文献,但是仍然不能明确我的疑问,文中提到说与中间态的共振很重要,意思是说应该选择中间态来做双能级模型分析嘛? |
2429783189 发表于 2025-3-29 22:35 仔细阅读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3244 – 3266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1-5 19:02 您好老师,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想请问老师一个问题,倘若我找到了一个双光子吸收截面很高的态(称呼其为关键态)和一个能量上合适的中间态,此时我对其做双能级模型或三能级模型分析,我是应该选择关键态来做双能级模型分析,还是应该选择关键态和中间态做三能级模型分析呢?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1-20 17:00 懂了,谢谢老师的解惑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11:46 , Processed in 0.31795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