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dust0831 发表于 2025-4-7 22:16 谢谢您的回答。我检查了ts优化后的波函数是稳定的。后来我加了scf=xqc进行二次收敛后,IRC正常结束了,并且也检查了二次收敛后的波函数也是稳定的。请问这样找到的过渡态可用吗,会不会被审稿人质疑 |
一些MP2成份较高的双杂化泛函算一些开壳层体系未必结果理想,频率可能糟糕,见J. Phys. Chem. A, 124, 6899 (2020)。所以不要盲目认为用revDSD-PBEP86-D3结果就会更好。可以结合wB97XD/def2-TZVPP进行验证,以及尝试MP2成份低的双杂化泛函如PBE0-DH(MP2成份12.5%)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3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3 |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tardust0831 于 2025-4-7 22:17 编辑 既然想用高精度的理论方法,不如试试让高斯联用orca《将Gaussian与ORCA联用搜索过渡态、产生IRC、做振动分析》 我最推荐跑RI-wB97M-D4/ma-def2-QZVP级别的TS和IRC,这个级别有解析梯度和解析hessian,精度也是杂化泛函的天花板(orca关键词记得加defgrid3和verytightscf)。 想拿到更好的精度可以用RI-revDSD-PBEP86-D4/ma-def2-QZVPP甚至CCSD(T)-F12/cc-pVTZ-F12 with RI,在orca里都有解析梯度,可以得到极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上面提到的三个级别可靠性更高,同时得益于RI加速,耗时比不带RI大大降低。 能量陡增可能是因为SCF还没有收敛,或者收敛到了不稳定的波函数。我总建议在跑完TS以后检查一下波函数稳定性。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7:59 , Processed in 0.18773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