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相关的问题不要at我,我极其鄙视M$、拒绝使用和回答一切相关问题。M$是我眼里又贵又弱又慢又不灵活的代名词 |
本帖最后由 pendft 于 2025-4-9 20:13 编辑 含光君 发表于 2025-4-9 17:12 是的,红框是整个异质结构的下半部分(一种材料),可以看到框选了这种材料的全部原子,constraint选项框里只有笛卡尔坐标固定是有勾选的,但是可以看到固定的原子是有移动的,这个选项框把上面一种材料挡住了; 就是2种不同的材料构成了异质界面,然后固定了其中一种材料的全部原子 |
pendft 发表于 2025-4-9 15:56 你所有计算里都是只固定了下半部分的原子吗,以及你3楼给的截图里边是只固定了笛卡尔坐标的结果吗? 如果是这么看确实是下半部分没动上半部分动了呀 |
含光君 发表于 2025-4-9 15:21 是的,这个还只是优化了没几步,我看原子坐标改变了,我就关闭计算任务了,笛卡尔坐标和分数坐标同时固定,是可以的,但是收敛比不固定还慢一点,但是只对整体结构的下半部分进行了固定 |
pendft 发表于 2025-4-9 13:01 我之前使用时确实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看起来下面两排原子时固定住的但是上面三排动了是嘛? |
固定原子并不能“加快计算”,不能减少SCF计算量和收敛速度,只是在一步几何优化完毕之后判断原子受力时跳过被固定的原子,从而有可能使受力更快达到收敛。 对于问题1,可能同时开了晶胞参数优化,故只固定笛卡尔坐标使得原子坐标看起来发生变化 对于问题2,这么做在初始结构不合理情况下也会导致电子组态诡异,SCF收敛慢,几何优化中难以找到能量极小点等等,这个要结合实际去看 想要提高计算效率,建议不要一上来就拿一个很高精度算,比如可以考虑先用较低精度(如xTB)预优化,然后仅固定z坐标优化,最后放开所有原子优化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21:53 , Processed in 0.21407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