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11 15:16 老师您好,想再请教一下Gaussian如何产生空间自然轨道?我尝试了用UCCSD+density+naturalorbitals两步来得到自然轨道,发现得到的轨道并不符合要求。看了sob老师的博文http://sobereva.com/403也尝试了先计算UCCSD+density,然后生成fchk文件传入Multiwfn,用功能200的子功能16,输入CC和1,得到new.mwfn文件,再把new.mwfn文件转化成了fch,得到的轨道好像也不符合要求,搜索Alpha O下面的全是0。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11 15:16 好的,感谢邹老师! |
本帖最后由 zjxitcc 于 2025-5-11 15:29 编辑 Xx_DerEnTh 发表于 2025-5-11 14:52 可以让MOKIT不做UHF计算。可以使用UCCSD自然轨道(注意必须是空间自然轨道,只有1列轨道;而不是自旋自然轨道,2列轨道),在gjf文件里标题行写 mokit{ist=5,readno='xxx_no.fch'} 即可,这样会读取UCCSD空间自然轨道,跳过UHF和GVB,直接进入CASSCF计算。MP2/CCSD/CCSD(T)自然轨道都是离域的,不适合作为GVB的初始轨道,因此程序是跳过GVB步骤的。请务必仔细阅读下方注意事项,勿囫囵吞枣、随便提供一个fch文件: 如何判断fch文件中包含的是1列UCCSD空间自然轨道: (1)用文本编辑器打开fch文件,搜索Alpha O,下方的数据必须是在0.0~2.0之间的小数,可以稍微小于0、稍微大于2,说明这是一组合理的轨道占据数。如果全是0~1之间的小数,说明很可能是自旋自然轨道,无法直接给MOKIT使用。如果全是负几十、负几百的数据,说明这大概率是轨道能量之类的东西,而不是轨道占据数。 (2)用文本编辑器打开fch文件,分别搜索Beta O和Beta M,如果找不到,说明该文件中包含1列轨道,而不是2列轨道。 如果发现fch文件中Alpha O下方数据合理(都是0.0~2.0之间),但是更底下却有Alpha/Beta两列轨道,且通过GaussView观察轨道形状或肉眼对比轨道系数,发现两列轨道一模一样,恭喜您遇到了Gaussian产生自然轨道时的缺陷,多写了一列没用的数据,此时需要运行命令fch_u2r xxx_uccsd_no.fch,删除多余的Beta占据数和Beta轨道,新产生的文件叫xxx_uccsd_no_r.fch。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2 12:21 邹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MOKIT第一步能不能不调用Gaussian进行UHF(UNO)计算,我想使用CCSD级别的轨道,能不能自己提供初始轨道实现UCCSD自然轨道 -> GVB -> CASSCF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10 00:19 谢谢老师 |
NHX 发表于 2025-5-9 22:24 不是根据轨道形状看的,是根据当前体系是单重态(<S^2>=<Sz>=0),由此推断2个未成对电子只能自旋反平行(这样才能满足<Sz>=0)。自旋平行的2个未成对电子 对应的是<Sz>=1的三重态。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2 12:21 老师您好,请教一下12/14号轨道的两个单电子自旋反平行是怎么判断的?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2 14:04 感谢老师 |
NHX 发表于 2025-5-2 13:05 看你的描述应该是对的,算的是UCCSD自然轨道。 |
zjxitcc 发表于 2025-5-2 12:21 感谢老师回复,这个轨道我是用CCSD(full,maxcyc=100)/genecp density结合--link1--然后用guess=naturalorbitals、chkbasis和geom=allcheck得到的,不知是否是UCCSD的自然轨道?这就去学习一下MOKIT |
sobereva 发表于 2025-5-2 12:20 感谢sob老师 |
本帖最后由 zjxitcc 于 2025-5-2 12:36 编辑 你所展示的似乎是UHF自然轨道,简称UNO,不像是UCCSD自然轨道,需要展示计算步骤和关键词才能进一步确认。不过这倒不重要,UCCSD密度计算比较耗时,其实没必要用。 推荐使用MOKIT做自动CASSCF计算,程序可以自动构造CASSCF活性轨道、自动确定活性空间大小,无需使用较为耗时的UCCSD计算和UCCSD自然轨道。用户只需要会写gjf文件,例如以下是一个CASSCF/def-TZVP任务的输入文件(def-TZVP自定义赝势,文件内容较长,以附件形式上传) ![]() 提交任务,即运行
![]() 可以看到,第13号轨道为单占据轨道,对应一个O原子上的一个单电子;第12/14号轨道占据数分别为1.01/0.99,几乎等于1.0,说明是一对双自由基轨道,两个单电子分别位于两端的O原子上,自旋反平行。定性描述一个双自由基至少需要2个行列式的线性组合,加上二重态带来的第3个单电子,所需行列式更多。同时说明单参考方法(如MP2、CCSD(T))无法描述该体系。另外,RaO2_uhf_gvb6_CASSCF.out文件中也有Mulliken电荷和Mulliken自旋布居等信息,还有当前电子态自然轨道下 贡献最大的几个行列式 的信息。 如果你觉得尽管PySCF可能很快,但是还是更习惯用ORCA做CASSCF计算,可以将输入文件标题行修改为mokit{CASSCF_prog=ORCA}。依此类推,由MOKIT自动构造初始轨道,后续用任意你喜欢的量化程序做CASSCF计算(虽然计算速度效率不一样)。如果你觉得自动确定的CASSCF(3,3)活性空间太小,比如你想做(5e,4o)计算,可以修改gjf文件关键词为CASSCF(5,4)/genecp。如果想自己挑选更多的活性轨道,可以基于RaO2_uhf_uno_asrot2gvb6_s.fch或RaO2_uhf_gvb6_CASSCF_NO.fch文件,比离域的UMP2自然轨道、离域的UCCSD自然轨道好辨认得多。 注意,CASCI/CASSCF能量 对 活性轨道 具有酉不变性(意思是将活性轨道做一个酉变换,CASCI/CASSCF能量不变),因此如果考察某个行列式/某个CSF对一个CASCI电子态的贡献、某个活性轨道的轨道成份等信息,往往要在CASCI/CASSCF自然轨道下考察、展示数据,否则几乎无意义。随便做个酉变换,结论就不一样了;而不同量化程序的CASSCF收敛轨道就是互为酉变换的关系,所以需要产生CASCI/CASSCF自然轨道,再进行波函数分析才较为严谨。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2 | eV +8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牛! |
| + 3 |
NHX 发表于 2025-5-2 06:56 参考北京科音高级量子化学培训班(http://www.keinsci.com/KAQC)深入讲Gaussian做CASSCF的幻灯片: ![]() configuration类似于22220000这种就对应于基态行列式 |
sobereva 发表于 2025-5-1 22:15 抱歉sob老师,我没有说清楚,让您困惑了,想知道Gaussian中,CASSCF波函数的基态行列式贡献百分比应该在哪里读取?谢谢老师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06:22 , Processed in 0.21217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