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关于小分子在晶体表面吸附能计算BSSE校正的问题

查看数: 500 | 评论数: 10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THY
发布时间: 2025-6-6 16:39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THY 于 2025-6-6 22:09 编辑 各位老师,本人使用CP2K计算小分子在晶体表面吸附的过程,想要计算吸附能,用的是普通基组DZVP-MOLOPT-SR-GTH,因此需要考虑BSSE校正的问题,按照sob老师的Multiwfn生成的 ...

回复 Reply

THY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0 19:26:54
sobereva 发表于 2025-6-10 12:08
2 不一定。TZVP-MOLOPT-GTH同时再用counterpoise原理上更准确

3 如果你要算相互作用能,是这样

明白了,谢谢老师的耐心回答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0 12:08:45
THY 发表于 2025-6-10 10:09
老师,您好!
第2条:使用DZVP-MOLOPT-SR-GTH+BSSE计算的结果不如直接使用TZVP-MOLOPT-GTH准确?

2 不一定。TZVP-MOLOPT-GTH同时再用counterpoise原理上更准确

3 如果你要算相互作用能,是这样
THY 发表于 Post on 2025-6-10 10:09:37
sobereva 发表于 2025-6-9 17:20
1 是相互作用能。没考虑变型能。相互作用能和吸附能/结合能的差别在我前面提到的博文里说得没法更清楚了
...

老师,您好!
第2条:使用DZVP-MOLOPT-SR-GTH+BSSE计算的结果不如直接使用TZVP-MOLOPT-GTH准确?

第3条:计算流程是:先对吸附模型(E_AB)进行几何优化,对几何优化后的restart文件,通过Multiwfn生成含有BSSE校正的inp文件,再进行计算,期间不需要单独对E_A和E_B进行计算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5-6-9 17:20:23
THY 发表于 2025-6-8 17:10
老师,也就是说加了BSSE校正的out文件中:

1. BSSE-free interaction energy表示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吸 ...

1 是相互作用能。没考虑变型能。相互作用能和吸附能/结合能的差别在我前面提到的博文里说得没法更清楚了

2、3 语义不明。什么叫不准确,相对于什么不准确
THY 发表于 Post on 2025-6-8 17:10:39
sobereva 发表于 2025-6-8 01:32
一般说的吸附能是如此

老师,也就是说加了BSSE校正的out文件中:

1. BSSE-free interaction energy表示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吸附能了?

2. 只是说因为基组的问题,这个数值不准确而已?

3. 但是计算过程或者计算流程是正确的?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5-6-8 01:32:49
THY 发表于 2025-6-7 15:31
谢谢老师解答,我参考了sob老师这个帖子http://bbs.keinsci.com/thread-50890-1-1.html,里面提到吸附能= ...

一般说的吸附能是如此
THY 发表于 Post on 2025-6-7 15:31:03
ultramanm87 发表于 2025-6-6 23:30
1. 不一定是吸附能,要看你的反应方程式怎么写,还有吸附前后结构有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2. 是
3. 同1中,观 ...

谢谢老师解答,我参考了sob老师这个帖子http://bbs.keinsci.com/thread-50890-1-1.html,里面提到吸附能=相互作用能+形变能,也就是说吸附能是包含形变能的吗?
THY 发表于 Post on 2025-6-7 15:23:11
sobereva 发表于 2025-6-7 02:01
没有任何理由算能量还用DZVP-MOLOPT-SR-GTH这么小的基组。最起码用TZVP-MOLOPT-GTH档次。下文还特意提到了 ...

谢谢老师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5-6-7 02:01:40
没有任何理由算能量还用DZVP-MOLOPT-SR-GTH这么小的基组。最起码用TZVP-MOLOPT-GTH档次。下文还特意提到了乱用DZVP-MOLOPT-SR-GTH算相互作用能的问题
驳网上流传的对CP2K缺点的不实描述
http://sobereva.com/729http://bbs.keinsci.com/thread-50094-1-1.html

并且认真把下文看了搞清楚逻辑。对于slab吸附分子同理
谈谈分子间结合能的构成以及分解分析思想
http://sobereva.com/733http://bbs.keinsci.com/thread-50890-1-1.html

ultramanm87 发表于 Post on 2025-6-6 23:30:24
1. 不一定是吸附能,要看你的反应方程式怎么写,还有吸附前后结构有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2. 是
3. 同1中,观察下吸附前后构象的变化再决定

另外:建议直接用更好的计算级别直接算单点(加上bsse更好),用OT的话不会多花太多的计算资源的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20:28 , Processed in 0.15819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