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bium 发表于 2025-6-24 16:08 只要弥散的参数拟合的足够正确 加弥散难道不是会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描述更好? 势能面的确不同 但私以为大部分情况下是更准确的势能面 |
18217265596 发表于 2025-6-24 13:29 会优化到势能面的不同的区域去,不存在好和差的说法。 |
niobium 发表于 2025-6-24 09:59 不是弥散的问题。 这种体系带着弥散做不可能出现比不带弥散做更差的结果吧。 无非就是过程费时一点。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6-24 10:15 感谢老师 |
moziyuan 发表于 2025-6-24 10:09 结合王老师的回复,我补充一下,我试了一下不带弥散可以得到复合物的结构,但王老师说的情况也是合理的,应该是跑到势能面的不同区域去了。 |
wzkchem5 发表于 2025-6-24 10:15 正解。 社长讲过一个类似的例子:[Al(H2O)6]3+与NH3之间的质子转移 http://sobereva.com/576 |
正常的,你看NH3夺取了二价阳离子的一个质子,这个只说明NH3的碱性远强于一价三氮唑阳离子的碱性。之后跑飞是因为两个分子各带一个+1电荷,库伦排斥自然导致跑飞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5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5 | 正解 |
niobium 发表于 2025-6-24 09:59 请问老师我需要计算的还有一个是阴离子团簇,不加弥散最后结果可以比较吗 |
把弥散去掉就可以了。阳离子体系不要用弥散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21:10 , Processed in 0.16041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