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使用分子动力学轨迹进行弱相互作用分析和能量分解的方法是否合理?

查看数: 151 | 评论数: 1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5-7-16 10:09

正文摘要:

想要研究一个磷光分子体系的相互作用,在MD模拟盒中加入了磷光分子和若干寡聚体之后跑了一下npt和nvt,将MD轨迹的最后一帧的结构提取了出来,并且截取了以磷光分子为中心,半径10埃左右的范围内的结构,去除了一些破 ...

回复 Reply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25-7-16 12:19:12
当前模型分子两侧还有明显的真空区,相应部分的分子也应该考虑。并且应注意这只是一帧的结构,模拟过程中每帧的色散作用都不同,只用一帧说事很可能得到错误结论。我更建议在gromacs里把磷光分子和周围分子各设一个能量组,获得动力学过程中色散作用的平均值,这样对比才有说服力。你当前的做法只适合考察特定结构下的色散作用,若当前结构没有什么特殊性,只是动力学过程随便选的一帧,这么做说明不了什么。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16:35 , Processed in 0.46756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