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25-7-26 12:33 好的,谢谢卢老师! |
typ_gauss 发表于 2025-7-26 00:20 关键看包埋的深度。弱相互作用会导致范德华表面被一定程度穿透,往往作用越强穿透程度越大,但如果是由于结构原因而被迫导致的穿透,那就有位阻效应了,很可能大于吸引相互作用。 |
sobereva 发表于 2025-7-18 07:09 卢老师,原文和SI都没有给明确的定义。buried surface areas原文引用的是卢老师您的J. Mol. Graph. Model. 2012, 38, 314−323. 可能就是卢老师您说的这个定义吧。 同时作者认为包埋体积大的弱相互作用强,认为过渡态更优势(The phosphino unit of L1 in Cu-AY can interact with Pd-A1 with a variety of C−H···π/vdW interactions in CuPd-TS1si (buried surface area 198.9 Å2), while CuPd-TS1re (buried surface area 130.6 Å2) only allows Pd-A1 to interact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i-Pr group on the oxazoline unit of L1. )。 我还想问一下,包埋体积大不也意味着位阻大吗?似乎和与弱相互作用相矛盾。 或者说包埋体积大就意味着过渡态结合更紧密,说明结合能大,是优势结构,具体是什么原因则需要具体分析。 |
看文中的定义或引用的相关文章里的定义,没定义没法回答 没准是结合前后表面积的变化,整体和片段分别用Multiwfn计算面积后求差可得到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15:42 , Processed in 2.49598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