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29678001 发表于 2025-7-24 17:40 我只提到了两个软件而已,其中Nanotube Modeler感觉也不算很复杂,不知道困难在何处。 说起来我不太确定(球碳封端的)碳纳米管或者碳纳米锥和你说到的这个碳纳米角是什么关系,需要更多信息才好尝试建模,比如角末端碳的化学环境、五元环的数量与排布方式、往另一边延伸时六元环的螺旋搭配等。 |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5-7-24 10:41 文献出处:Carbon Dots Strongly Immobilized onto Carbon Nanohorns as Non-Metal Heterostructure with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Protons Reduction i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Small 2023, 19, 2208285 我自己没搭建明白,你说的几个软件我都不熟悉,您那边有纳米锥的结构,方便的话可以给我发一份,谢谢。 后面没办法我再考虑研究一下您发的这几款软件 |
这个结构有没有文献出处?我知道的最接近的效果,大概是用Nanotube Modeler生成Nano-Cone碳纳米锥,适当调节Disclination Angle和Cone Height,导出后再在别的建模软件里适当裁剪、与半截球碳拼起来这样。论坛里似乎有人提了句用blender构造的可能,不过找不到出处了。 |
看起来尖端那里可以用足球烯,然后按照碳纳米管延长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06:58 , Processed in 0.1780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