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tel 发表于 2017-4-14 05:42 对此问题用不着加,加了丝毫没坏处又不要钱,加就加GD3BJ |
多谢楼上两位! |
本帖最后由 冰释之川 于 2017-4-14 09:12 编辑 paitel 发表于 2017-4-14 05:42 算结合能时:若要考虑色散,则必须都要加,否则减出来的数值没意义。对于优化结构,你最好也统一加上色散校正。 |
本帖最后由 paitel 于 2017-4-14 06:23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7-4-14 00:23 再问件事,对这种两个分子结合结构扫描的时候,是否要加色散校正,加的话是用gd3还是gd3bj? 还有算结合能的时候,是否大的做结构优化时加了色散,两个小的都要加? |
paitel 发表于 2017-4-13 19:54 先优化出结合状态的结构,然后可以对那两个碳之间的距离做柔性扫描,如果有个极大点,并且看相应的结构觉得和过渡态有相似处,就拿它当初猜优化过渡态。然后再从过渡态跑IRC来体现结合过程轨迹,通过势垒考察结合难易 |
本帖最后由 paitel 于 2017-4-13 20:00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7-4-13 18:46 那该怎么做? 两个小分子,其中一个是掉了氢的,因为有空位,所以很容易和另外一个分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结合能小于解离能,导致它们易结合,难分离。 如果结合能不能体现这个过程,那有没有其它办法? |
大的能量减去两个片段的能量 过渡态可能有 本身结合能体现的就是热力学上的改变,并不体现是否易于发生这种动力学上的问题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7 14:25 , Processed in 0.25293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