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17-7-5 06:20 没用的,并列一作、并列通讯,最多承认4个人 ![]() |
Jasminer 发表于 2017-7-4 13:29 如果国内普遍改成按引用数来评判成果的话,一大伙人搞出个高引用量化程序,发文章时每个人都有份,估计参加程序开发的人的积极性就高了。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1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1 | 我很赞同 |
想想写个软件包得多少人力多少时间,最后能算多少业绩,就只能![]() |
感觉科学仪器之原理全部来源于物理学,理论化学看来要加油。![]() 软件平台前期不积累(个人看法可能错过了黄金时间;当然了如果努力的话,什么时候都不晚),急功近利发文章。现在又好大喜功,感觉上不太乐观。 ![]() |
很可能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经费拨出去不少,什么像样的也没搞出来 |
中国比较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家应该联合起来搞一个功能强大的量化软件,让那些收费软件见鬼去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5:02 , Processed in 0.70061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