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8 21:27 谢谢sobereva老师 ![]() |
a就是常规做法 使用Multiwfn作电子密度差图 http://sobereva.com/113 b,c没啥意思,大抵是: b就是两个单体的片段组合波函数对应的密度(基于片段组合的初猜,只允许做一轮SCF迭代后的密度),减去经过SCF迭代的最终二聚体的密度(即一般方式得到的二聚体的密度)。 c可能就是经过一轮SCF迭代的二聚体密度减去两个单体密度 具体的你可以问作者。 至于LDOS,先把能量刻度范围设置和文献一样,并且确保纵轴对应的坐标变化范围也对应于文献。主功能0直接就能看到各个轨道能量,一看LDOS图的横坐标位置就能判断各个竖条对应什么轨道。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8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8 | 谢谢老师 |
sobereva 发表于 2017-9-17 17:57 谢谢老师. |
感觉就是绘制O---H之间的不同MO对电子密度的贡献量而已,文中那个integral莫名其妙,对于一个点来说没法用这个词,integral是对某个范围内进行积分来得到的。 在Multiwfn主功能6的选项26中,可以设定轨道占据数,比如你接下来要考察HOMO-4的轨道贡献,那么你就把除了HOMO-4轨道以外的所有轨道的占据数都设成0。然后退回主菜单,用主功能3绘制O---H连线上的电子密度。然后在后处理界面把x,y数据点导出到.txt文件中。 类似地,通过不断修改轨道占据数然后重新绘图,就可以把各个轨道对应的密度的x,y曲线数据都导出来,再都导入进Origin里,一起绘制成曲线图,即可。 图中还标注了总密度的bcp的位置。你就重新启动Multiwfn,用主功能2拓扑分析功能搜索出那个氢键的临界点,通过"-9 Measure distances, angles and dihedral angles between CPs or atoms"功能测量一下BCP与O之间的距离,然后标到origin的图里即可。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8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8 | 谢谢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3:28 , Processed in 0.17554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