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9561|回复 Reply: 5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交流] CO是怎么从这个分子上解离的?

[复制链接 Copy URL]

35

帖子

0

威望

192

eV
积分
228

Level 3 能力者

本帖最后由 paitel 于 2017-3-6 01:30 编辑

我们用不同的激光(208nm-626nm)打这个分子,发现都是CO先掉。质谱上掉第一个和第二个CO的峰值都很强,而且掉第一个CO没有任何杂质。用高斯算得掉第一个CO的过渡态为3.4eV,比另一个通道,也就是脱氢的低1.6eV,这基本可以解释掉第一个CO的过程。但是掉第二个CO的过渡态算出来的是4.9eV,这就解释不了为什么实验中对应的峰值那么强了。请做过渡态的朋友帮忙看下,是我们的计算有问题,还是对解离过程的理解不对?会不会有两个CO同时掉可能,如果那样的话,是不是算双过渡态,该怎么算?或者分子在吸收光子后发生了形变,比如氢转移,以致掉CO的过程和我们想的不一样?附件是分子的结构图,和我们用高斯算的掉第一个,第二个CO的过渡态。其中红色为氧原子,灰色为碳原子,白色为氢原子。所有结构都是一价正离子。

Screen Shot 2017-03-05 at 17.45.39.png (59.33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9)

Bq

Bq

Screen Shot 2017-03-05 at 18.04.04.png (57.73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1)

Bq-2CO(TS)

Bq-2CO(TS)

Screen Shot 2017-03-05 at 18.03.00.png (65.6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0)

Bq-CO(TS)

Bq-CO(TS)

908

帖子

37

威望

5435

eV
积分
7083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17-3-6 23:32:5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既然是激光打掉的,那就是光化学反应,通过计算基态的势能面无法反应问题吧

35

帖子

0

威望

192

eV
积分
228

Level 3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7-3-7 01:08:2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ggdh 发表于 2017-3-6 23:32
既然是激光打掉的,那就是光化学反应,通过计算基态的势能面无法反应问题吧

这种分子的电子态很密,受外界能量激发后,在飞秒量级时间内就能回到基态,而解离过程是皮秒甚至纳秒量级,所以通过基态势能面计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908

帖子

37

威望

5435

eV
积分
7083

Level 6 (一方通行)

4#
发表于 Post on 2017-3-7 07:45:5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paitel 发表于 2017-3-7 01:08
这种分子的电子态很密,受外界能量激发后,在飞秒量级时间内就能回到基态,而解离过程是皮秒甚至纳秒量级 ...

如果基态势能面没有问题。那就意味着不用光照,加热就能脱CO了。
确实电子态很密。那意味着大部分激发态能够很快回到基态。但是这不能排除一小部分分子走上了脱CO的“歧途”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1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1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76

帖子

0

威望

1231

eV
积分
1307

Level 4 (黑子)

5#
发表于 Post on 2017-3-7 10:53:4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我说一下我们之前遇到的情况,实验观察到A加热分解得到B和C,C必须要有B产生,但是我们同样条件单独加热B不能得到C,因为能垒很高,因此无法解释C如何产生。后来我们发现A到B是放热反应,因此A分解为B时B此时就得到了一定的能量,所以进一步转化为C不需要吸收原本从基态转化为C所需的那么多能量。如果你的第一步失去CO是放热反应的话就和我这个很相似了。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1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1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35

帖子

0

威望

192

eV
积分
228

Level 3 能力者

6#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17-3-7 16:17:3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paitel 于 2017-3-7 16:25 编辑

谢谢楼上两位的回复!
失去CO不是放热反应,而且加热也脱不了CO,详情见下图。
倒是有可能如gghh所说,一小部分分子是通过激发态解离的,但激发态的时间那么短,所以这种解离模式应该不会占主导。

下图是实验得到的质谱,主峰(380)为完整的分子,352是脱了一个CO后的,324是脱了第二个后的;三个峰的左边的小峰为同位素。蓝色线是没加激光的,黑色是加了626纳米激光后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峰和352峰都很干净,也就是说只有脱CO的过程,连拖氢的都没有。分子开始脱氢,只在掉完两个CO后开始。主峰380,是在先加热,之后用电子枪电离的情况下产生的。

626nm.png (160.22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17)

626nm.png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7 03:48 , Processed in 0.18586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