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503|回复 Reply: 6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交流] S1振子强度2.2,却没观察到荧光,应该怎样解释?

[复制链接 Copy URL]

415

帖子

5

威望

1658

eV
积分
2173

Level 5 (御坂)

鸩羽

跳转到指定楼层 Go to specific reply
楼主
本帖最后由 wal 于 2024-12-5 23:15 编辑

各位老师好,我在研究一个花菁衍生物。我首先在级别wb97xd/def2svp下对化合物进行S0与S1几何优化,然后换tzvp计算激发能。计算结果是无论S0还是S1结构下,换各种极性的隐式溶剂,S1振子强度都很高(大于2),激发特征也都明显是LE激发,而电荷转移态的能量比LE态高很多。换PBE0计算,结论与wb97xd基本一致。
但是奇怪的是实验发现这化合物摩尔消光系数很高,却没荧光。现在我做了这些考虑:
1.考虑内转换竞争过了辐射跃迁:计算huang-rhys因子,低频区只有一个1.8,一个0.8;计算kic,kic比kr高5倍,但这样算Φf仍有0.18,实验值是0.00~0.01。
2.由于上了刚性环,可以旋转的键很少,我对唯一能旋转的氨基做了个扫描,一路上电荷转移态的能量依然大大高于LE态,且没有发现第一激发能断崖下跌(途径CI点附近)的情况。
3.使用orca在wb97x-d3/def2svp下计算soc,没开tda,偶然发现s1态能量比t2态低0.04ev,socme值0.209,现在正在做三重态opt+freq,来算kisc。但是问题在于,实验同样没有观察到ROS的产生,所以这个途径我心里没底。
请教一下各位老师,现在除了准备算的kisc以外,我还有什么可以考虑的么?




其他信息:化合物氢谱碳谱都对;与该化合物骨架结构类似、只有个别取代基差异的化合物都有荧光,因此我没有将聚集纳入考虑;实验数据该化合物在二氯甲烷里也没荧光,应该不是氢键之类的在干扰,因此暂时没点显式溶剂


某不知名实验组从苞米地里长出来的计算选手

1万

帖子

0

威望

8993

eV
积分
20743

Level 6 (一方通行)

2#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5 23:48:1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也可能这个体系确实IC快,但是IC是经过锥形交叉点发生的,此时基于谐振近似费米黄金规则的计算kic的方法不准。光扫描二面角找锥形交叉点可能不够,可能还需要让双键拉长,氮由平面变成三角锥形,等等。建议做一个锥形交叉点优化(CIopt)。再有就是有的体系的IC可能需要加显式溶剂才能算得比较准。我之前算azulene的IC遇到过加显式溶剂IC速率增加很多的情况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415

帖子

5

威望

1658

eV
积分
2173

Level 5 (御坂)

鸩羽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6 07:28:48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4-12-5 23:48
也可能这个体系确实IC快,但是IC是经过锥形交叉点发生的,此时基于谐振近似费米黄金规则的计算kic的方法不 ...

谢谢王老师!请教一下,我以前优化meci的时候都是先通过扫描找到ci附近的点然后用orca的sf-tddft来做的,而现在我不确定ci点在哪里的话,初始结构是可以直接用td结构吗?
某不知名实验组从苞米地里长出来的计算选手

1万

帖子

0

威望

8993

eV
积分
20743

Level 6 (一方通行)

4#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6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al 发表于 2024-12-6 00:28
谢谢王老师!请教一下,我以前优化meci的时候都是先通过扫描找到ci附近的点然后用orca的sf-tddft来做的, ...

花菁衍生物的MECI结构应该有人找到过,起码CH2=NH2+、CH2=CH-CH=CH2+这种体系肯定是有的。
实在没有很好的参考结构的话,我觉得从S1平衡结构开始优化可以尝试,只不过找到的未必是最低的MECI
Zikuan Wang
山东大学光学高等研究中心 研究员
BDF(https://bdf-manual.readthedocs.io/zh_CN/latest/Introduction.html)、ORCA(https://orcaforum.kofo.mpg.de/index.php)开发团队成员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user=XW6C6eQ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pubdate
ORCID: https://orcid.org/0000-0002-4540-8734
主页:http://www.qitcs.qd.sdu.edu.cn/info/1034/1702.htm
本团队长期招收研究生,有意者可私信联系

415

帖子

5

威望

1658

eV
积分
2173

Level 5 (御坂)

鸩羽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6 20:57:1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wzkchem5 发表于 2024-12-6 15:11
花菁衍生物的MECI结构应该有人找到过,起码CH2=NH2+、CH2=CH-CH=CH2+这种体系肯定是有的。
实在没有很好 ...

好的,了解啦,再次感谢王老师!
某不知名实验组从苞米地里长出来的计算选手

449

帖子

0

威望

1559

eV
积分
2008

Level 5 (御坂)

6#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7 01:41:0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对比一下实验,如果吸收峰没有明显宽、无定型、强度低的吸收峰,那确实可以断定S0-S1不是CT吸收,确定计算无误的话可以试试下面的操作:

盖盖子后在离心管里用Xe灯照照看,看看管壁有没有水雾来判断是不是能量都去做光热(光声)去了。
斯托克斯位移大吗?花菁类印象中斯托克斯位移都很小,体系自吸收可能很严重导致测不到光,用S0-S2的吸收峰波长去做激发看看是否能测出荧光。

415

帖子

5

威望

1658

eV
积分
2173

Level 5 (御坂)

鸩羽

7#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10 19:25:53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cokie 发表于 2024-12-7 01:41
对比一下实验,如果吸收峰没有明显宽、无定型、强度低的吸收峰,那确实可以断定S0-S1不是CT吸收,确定计算 ...

上面的任务,去要光谱到现在也没要过来,不过知道stokes位移50nm左右,应该能排除自吸收的问题
光热效果对方测了,认为与其他光热探针比起来不太明显,但具体是怎么样我得到的消息比较模糊
这几天计算的一个新发现是这个化合物T1能量可能不到0.98ev,这样的话可能没法产生ROS,与实验能对上,但坏消息是算的kISC不太够压过kr,正在搜MECP试图算个大点的SOC拯救一下这个思路,不然估计真要做CIopt去了
某不知名实验组从苞米地里长出来的计算选手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01:28 , Processed in 0.1554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