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ZH_jesse 于 2021-2-8 00:26 编辑
Ubuntu系统及MD软件安装流程
最近几天一直在系统和软件的重装上左右横跳,往往是每重装一个软件我都要重新上网查一次教程,于是想着不如干脆自己写一个软件安装的整合流程出来,即方便自己以后重装也可以给大家一丢丢参考意见。首先声明:本文中很多流程都参考了社长以及其他博客主的博文,每当用到原博客内容时我会提前附上原博客的链接,如被告知存在侵权行为我会立即删除此贴。本套流程中应用的系统为Ubuntu 20.04应用的大部分软件基本上也是此时间节点上的最新版。
1. Linux-Ubuntu 系统配置及相关操作
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软件有:Win10微星笔记本;32G U盘;1T移动硬盘;Ubuntu 20.04镜像文件;UltraISO软件
建议U盘空间在8G以上,硬盘中可用空间在200G及以上。
1.1 制作系统启动盘
插入U盘(文件注意备份,需要格式化),打开UltraISO软件: 文件 -> 打开 -> Unbuntuiso 启动 -> 写入硬盘映像(写入位置为U盘) -> 写入(写入方式默认USB-HDD+)
1.2 准备硬盘分区
插入硬盘,右键我的电脑 -> 管理 -> 磁盘管理 -> 磁盘* PS:“*”为对应磁盘数值,根据大佬们的建议最好把Ubuntu安装在该磁盘下的第一个分区,具体形式如下图:未分配的200G即为Ubuntu的安装区
具体流程为:Win+R 输入cmd,并在命令行窗口中依次输入: - diskpart
- list disk
- select disk * // "*" indicates the specific number of disk or partition
- list partition
- select partition *
- set ID=ebd0a0a2-b9e5-4433-87c0-68b6b72699c7
复制代码此时回到磁盘管理中,刷新一下,就可以发现原本不可删除的EFI分区现在可直接通过鼠标删除了。
1.3 安装系统
重启电脑,在主板图标出现的时候按Del键进入Bios选项(微星),在“启动”中将U盘的优先级调到最高,保存退出并重新启动。
随后进入到Ubuntu的安装引导。安装引导中最重要的是在Installation type中选择自己手动配置分区,即选择Somethingelse,根据磁盘空间大小判断哪一个是刚刚准备好的200G空间,在这个空间下创建系统分区:
根目录 50G – Primary – Beginning of this space – Ext4 journalingfile system - / 交换空间 8G - Logical – Beginning of this space – swap area Boot 10G – Logical – Beginningof this space – Ext4 journaling file system - /boot Home 剩余所有空间 - Logical – Beginningof this space – Ext4 journaling file system - /home 而后是最最重要的“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位置选择在/boot下,这样能保证由Windows系统来引导Ubuntu,否则是由Ubuntu引导Windows。
安装结束后根据提示拔掉U盘重启,重新打开Bios选项将首选系统改为Ubuntu(否则默认开机还是会选择Windows系统),此时由Grub来引导开机选项。 当决定较长期不使用移动硬盘上的Ubuntu时,在Bios上将首选系统改回Windows即可回归正常的开机引导。
2. GROMACS安装
GROMACS安装主要参考了社长的博文:http://sobereva.com/457,只是在系统和软件版本上有细微差别。对于刚刚接触GROMACS的新手而言强烈推荐按照社长原文进行操作。 PS:根据社长的博文和回复可知,在单机上强烈不建议安装MPI版GROMACS,因为在单机上使用软件默认的thread-MPI计算效率会更高,推荐安装的版本为2018.8,具体见本帖下方社长回复。
以下安装流程为MPI版GROMACS教程,意在完整走一遍MPI版的安装流程,而非建立最高效的单机计算环境。
2.1 安装 cmake
直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即可 - 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
复制代码
2.2 安装 FFTW- ./configure --prefix=/home/zehua/software/fftw339 --enable-sse2 --enable-avx --enable-avx2 --enable-float --enable-shared
复制代码 以上语句代表FFTW将被安装到/home/zehua/software/fftw339目录,之后运行以下命令开始编译
2.3 安装 OpenMPI
此处除了社长的博文我还参考了:https://www.cnblogs.com/sdxk/p/4029850.html,在安装OpenMPI之前需要预置安装gcc,g++和build-essential,命令如下: - ./configure –prefix=/home/zehua/software/openmpi
- make all install -j
复制代码之后在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末尾加上:- export PATH=$PATH:/home/zehua/software/openmpi/bin
-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home/zehua/software/openmpi/lib
复制代码 安装完成后进入解压文件的examples文件夹中编译hello_c.c示例来检验是否安装成功,命令如下:- mpicc -o hello_c hello_c.c
- mpirun -np 6 ./hello_c
复制代码 不报错基本上说明安装成功
2.3 安装 Gromacs
解压到/home/zehua/software(可根据自己的location选取),进入到解压后的目录,在终端中依次运行: - mkdir build
- cd build
- export CMAKE_PREFIX_PATH=/home/zehua/software/fftw339
- cmake .. -DGMX_MPI=ON -DCMAKE_INSTALL_PREFIX=/home/zehua/gmx2018.8
- make install -j
复制代码之后修改.bashrc文件,在其末尾加上: - source /home/zehua/software/gmx2018.8/bin/GMXRC
复制代码 之后可在终端中输入gmx_mpi,在输出的末尾有Gromacs给出的各条箴言,可以说很有意思了。
3. VMD安装
VMD的安装主要参考了https://blog.csdn.net/qyb19970829/article/details/106947424/首先在VMD官网上下载最新版本的VMD 1.9.4,下载地址为:https://www.ks.uiuc.edu/Developm ... cgi?PackageName=VMD,选择版本为LINUX_64 OpenGL.. 下载结束后,将其解压到目标位置,比如我的就是/home/zehua/software,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后运行如下命令:- sudo ./configure LINUXAMD64
- sudo ./configure
- cd src
- sudo make install
复制代码 安装结束后在终端中输入vmd即可。
4. packmol安装
packmol的安装直接参考官网上给出的流程即可,网址为:http://m3g.iqm.unicamp.br/packmol/userguide.shtml,下载和手册在网站左侧都有明显的标示“download”和“User guide”,同样下载最新版本,解压并cd到解压后的文件夹中运行如下命令:
如果直接make不成功的话,运行如下命令:
而后还需要在.bashrc文件中添加:
- export PATH=$PATH:/home/zehua/software/packmol
复制代码 重新打开终端,输入packmol查看是否有软件及版本提示信息,有的话说明安装完成
5. AmberTool安装
在写这个的流程之前我要强烈吐槽一下这个软件,在我还不知道Linux安装软件需要预置软件的时候,安装AmberTool可谓是痛苦至极,以下进入正题:
AmberTool的版本为AmberTool 20,参考的教程为官方发布的Manual,章节为 2.1 Basic installation guide,特别注意ambermd.org/Installation.php这个网页,上面有不同系统、各个版本下AmberTool的预置安装软件,界面如下:
选择自己对应的系统(虽然有Windows选项,但是WSL),打开后界面如下:
选择自己安装的版本,Ubuntu19.04和20.04在安装AmberTools20上所需要的预置软件并没有什么区别,放心大胆的安装即可,根据提示运行如下命令:
- sudo apt -y install tcsh \ make \ gcc \ gfortran \ flex \ bison \ patch \ bc \ xorg-dev \ libbz2-dev \ wget
复制代码 解决好预置的问题之后,下载AmberTool安装包,解压到目标路径/home/zehua/software,运行如下命令:- cd amber20_src/build
- ./run_cmake
- make install
复制代码 正式安装结束后,在.bashrc文件末尾添加:
- source /home/zehua/software/amber20/amber.sh
复制代码 重新打开终端,输入antechamber查看是否有软件版本及相关提示信息,如果有则说明安装成功。
6. Moltemplate安装
Moltemplate是一个用来为LAMMPS计算产生拓扑文件的软件,它支持OPLS、AMBER(GAFF、GAFF2)、DREIDING、COMPASS等力场,支持粗粒化和全原子建模,但不能够生成原子电荷。具体内容见Moltemplate官网:https://www.moltemplate.org/下载可通过git也可以直接下载软件压缩包,此处选择后者,即 Download moltemplate directly。软件安装的说明在README中。同时软件也提供了50个例子,构建自己模型的时候去找相似的例子,再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即可。
首先为Python 3安装pip,参考教程为: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114974,具体命令如下: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pip
- pip3 --version #check the version
复制代码 将moltemplate压缩包解压至指定目录下,此处为:/home/zehua/software,然后在解压后产生的目录下打开终端,地址为:/home/zehua/software/moltemplate,运行如下命令:如果你没有事先安装anoconda3的话,你需要手动配置环境变量,但是我更推荐手动配置,因为更简单。在 .bashrc下加上以下代码:- export PATH=$PATH:/home/zehua/software/moltemplate/moltemplate
- export PATH=$PATH:/home/zehua/software/moltemplate/moltemplate/scripts
复制代码 PS:路径中的moltemplate没有写重复,就是写两遍。 修改完之后关闭bash并重启终端。
到这里之后,你可以直接尝试运行一下moltemplate.sh命令,查看moltemplate能否运行,一般就不会出现not found command这样的提示了。但很可能出现moltemplate requires python这样的字样,解决方法参考了:https://blog.csdn.net/qyb19970829/article/details/109625614,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环境变量设置的路径,在moltemplate文件夹下找到moltemplate.sh并打开,大概在第17行左右有如下代码:- if which python > /dev/null; then
- PYTHON_COMMAND='python'
- else
- echo "Error: $G_PROGRAM_NAME requires python" >&2
- exit 1
- fi
复制代码 将所有的python(小写)替换成python3即可,保存关闭。
出错原因即:moltemplate首先运行which python查找路径,找到的话就运行python,找不到就输出上述错误。然而在Ubuntu 20.04中没有python的环境变量,只有python3,所以改成python3就行了。(当然你也可以在 .bashrc中添加命令让python等价于python3)
7. VASP安装
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是维也纳大学Hafner小组开发的进行电子结构计算和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包。与前述所有软件不同,VASP主要是基于求解薛定谔方程来进行一系列计算的,计算的体系和时长均远远小于一般的MD计算。
这里VASP安装于武大超算,安装教程主要参考自 啦啦黑还黑 老师的b站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11Z7AY,老师讲解的已经非常详细了,建议直接观看视频。此处安装流程不再赘述,主要作用是记录我解决一些细节问题的过程。
vasp.5.4.4的安装包以及赝势包可以在vasp官网上获取,也可以在第一性原理的qq群中获取;https://www.vasp.at/wiki/index.php/Installing_VASP.5.X.X 在这个网页中可获取patch.5.4.4.16052018补丁文件。
这条命令中的makefile.include...文件位于vasp.5.4.4解压后产生的目录的子目录arch中,把它复制到vasp.5.4.4(即该文件的上一级目录)中即可。
- cp arch/makefile.include.linux_intel_cuda ./makefile.include
复制代码
通过命令 module ava 可知此超算并没有视频中提到的intel 18.0.2 fast和mpi intel 18.0.2 fast,于是将两者整体替换成下面一行即可
- module load intel/18.0.2-fast
- module load mpi/intel/18.0.2-fast
- #替换成
- module load intel/parallelstudio/2019
复制代码
make all然后等待就好了。提交任务的sbatch文件内容与格式可参考武大超算官方手册:http://docs.hpc.whu.edu.cn/files/whuhpcdocs.wiki/sbatch/vas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