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engxingye 于 2016-8-19 10:24 编辑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明白了很多,因为我们主要是做实验的,对一些概念没有弄明白。原来这个文献(Otsuki-2000)确实没有说清楚怎么来的电子密度,后来又有一个日本人 Shiraishi(文献 :Shiraishi-2002)中说明更清楚点,他是这么描述的:The net electron density is the sum of all the occupied orbitals on the sulfur atom. 意思是在硫原子上所有占据轨道净电子密度之和(当然我也不知道怎么算的,老师们知道的话,请解释一下),有点像老师们说的价电子之和了。
补充一下,这个日本人Otsuki(文献:Otsuki-2000)是最早提出这样个观点来解释这个噻吩化合物氧化难易的,后面很多人都根据他这个观点来解释实验现象(文献:Zhang-2014,Xun-2016),但是也有不少文献发现这个是相反的(文献:zhu-2015),但还是提到硫原子电子密度这个问题。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反应与这个电子密度好像关系不大,只是根据Otsuki-2000解释的人多了,搞得大家好像都得提一下不可,结果仔细来研究时,发现根本得不到他列出来的数据,才提出贴子主题这个问题。
总结的结果是做实验得和做理论的人多沟通才行,很容易张冠李戴,后面研究这个问题时再向各位老师请教,还是计算IP或者HOMO可能比较好点,免得不要有这么多误会。
|
|